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五峰走笔

文章导航

  ◎种地

  □ 星宇

  我说我爱种地,那真是有些矫情了。

  以前的农村娃,哪个不是在地里干活干到吐。放学了到地里拔草,放假了到田间放牛。农忙时更惨,饭也吃不上,还要去地里帮父母搬庄稼、推车。记得有年大哥家种了七八亩花生。中秋节放假回家,我弯着腰拔了一天的花生,腰都直不起来。晚上和大哥一起,兄弟俩还得赶紧把花生拉回家。回到家里,满地都是花生,白花花的,看见都怕了。

  小时候,我为啥拼命读书,不就是为了跳出农门,不在农村种地吗?

  我恨种地!

  很多年过去了,农田里再也没下过,我也是城里人啦,与种地绝缘喽。万事皆有例外。有年夏天,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岳父家,中午正要开饭,恰好有瓜贩去老岳父家收西瓜。全家人丢下碗筷忙着把西瓜搬上车,我这个毛脚女婿自然也要上场。三亩多西瓜,顶着大太阳要摘完。我和老岳父、前来帮忙的邻居,一帮人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西瓜搬完了。久疏稼轩,干这么一会,是又累又饿啊。顾不得其他,大太阳底下,敲开一个西瓜狼吞虎咽,还不解渴。只有儿子无知地在西瓜地里撒欢奔跑,把西瓜当球踢。

  我对种农田真是没有好感呀。

  不知道啥时候,世道突然变了,大家闲得发慌,都喜欢去农村溜达,搞个农家乐。我也不免俗,跟着众人下乡去玩。出去玩,我自然要露上一手,种地锄草、赶鸡抓鸭、摸鱼钓虾、劈柴担水、烧大锅灶,样样干得都有模有样。这时候,我才发现,被城市浸染几十年的我,骨子里依旧是农民的崽。青少年时期,农村的生活已经深深烙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

  这难道就是某大师说的返璞归真?

  姑且不管。且说某日饭后,妻子看手机,突然大叫起来:“晚饭真不该吃那个青菜!你看你看,网上说现在人种的菜,农药超标,让人致癌!”

  是哦,现在高科技种地,种粮食种瓜果,都是机械化加农药。据说东北有人种甜瓜,人吃了拉肚子。菜市场里的黄瓜,带刺带花,看模样新鲜无比。其实是有人用定型药,把花定型在黄瓜尖上。这种黄瓜,用那个药物,肯定是超标的,对人是有害的。

  外面的蔬菜不敢吃啦。怎么办?怎么办!自己种呗。

  几年前,看邻居在山脚开了一块荒地种菜,我就跟着开了一块。后来懒,其实是不想种,就丢那里让别人种,现在是时候取回来自己种菜啦。

  去年十一的时候,外出玩腻了,回来用了一个傍晚,把地翻了一遍,搞得满脚泥巴,还坏了一双“李宁”,实在扫兴。刚好朋友的老爸,从农村搬来和儿子住,我就请他帮我把种子撒了进去。至于能不能长出青菜,听老天爷的。谁知道过了一个礼拜,地里冒出嫩芽来;又过了半个月,嫩芽长成碧绿的小青菜;一个月后,居然满地的新鲜青菜。摘了一篮回家,洗干净清炒,我的乖乖,那个新鲜里透露出淡淡的清甜,舌头都要消失了。一向不爱吃青菜的儿子,也吃得很欢。

  就这么着,朋友老爸帮我种的三垄青菜萝卜,整整吃了一个冬天。自己种菜吃,真的真的很不错。

  自此,我骨子里的农民种地天分得到了十足的刺激,就像那菜地里的青菜,不顾一切地向出冒、向外长。这个春天,我种了毛豆,种了玉米,种了竹叶菜。初夏,毛豆饱满,煮来凉拌,妻子吃得停不下来。仲夏,甜糯的玉米,儿子豁着牙啃得真香。整个夏天,每次过菜地,随手扯一把竹叶菜,丢在面条里,面白菜青,煞是好看,胃口大开。

  又是一个周末,妻子儿子还在睡觉,我到了楼下,在南山脚下耕耘。长势正旺的红薯,四处攀爬,我把它们理好,放回去。随手拔掉几根杂草。旁边两垄歇了半个夏的土地,土质松软、厚实,又肥沃起来。举起锄头,我把它们深翻一遍,再平整。周围的杂草,上周已经被我处理,埋进地里,腐烂成最好的天然肥料。小青菜、大白菜、萝卜、花菜等各色蔬菜种子,从指缝里流淌下去,跳进土壤里,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我知道,不久的深秋,这些神奇的种子,又将长出碧绿的青叶,被我摘下,放进炒锅,成为餐桌上一道佳肴。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喜欢站在阳台上。微风中,看着山脚大家开垦的菜地,播种的各色瓜果蔬菜,一片生机盎然。

  我居然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种地。


永康日报 五峰走笔 00015 2018-12-19 永康日报2018-12-1900006;永康日报2018-12-1900008;9017830 2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