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糕点“禁钠令”落地
糕点商品告别“防腐剂”
市民舌尖安全再升级
![]() |
面包糕点“禁钠令”落地
糕点商品告别“防腐剂”
市民舌尖安全再升级
近日,国家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正式实施,面包糕点中禁用脱氢乙酸钠的消息引发市民关注。记者了解到,根据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将不再允许用于面包糕点等食品中。
面包口感会改变吗?保质期变短了怎么办?我市面包糕点厂家将如何应对这一改变?带着这些疑问,2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城街道西塔西路的一家食品厂进行调查。
工作人员制作面包
脱氢乙酸钠为何被“请出”面包房
上午9时,记者进入该食品厂厂区,没有想象中大量工人来来往往的繁忙景象,一切生产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在仓库内,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忙碌地对备货周转箱进行反复消毒;在订单发货区,产品正接受紫外线消毒处理,全覆盖的摄像头实时监控,确保各个环节的标准化与安全化操作。
记者在进入制作车间前需要“全副武装”,换上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进行洗手消毒,并在智能风淋室停留10秒以上进行除尘,严格预防车间食品二次交叉污染。
一进入车间,烘焙面包的诱人香气就扑面而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各道生产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食材经过和面、擀压、成型、烘烤、脱模、冷却、筛选和包装等一道道工序,制作成了精致的面包,并迅速通过冷链车发往各门店。
“我们厂生产面包、西点、常温蛋糕等,产品种类有100多种,日产量3000-5000个,基本上只供应门店销售。”食品厂负责人应路介绍道。
应路指着刚出炉的菠萝包解释:“我们工厂面包生产中会添加小苏打、酵母等必要添加剂,而蛋糕则使用蛋糕油系列特殊添加剂,且不含脱氢乙酸钠。”
应路坦言,脱氢乙酸钠的禁用,主要对生产长保质期产品的公司构成较大影响。“例如预包装的面包或饼干,添加脱氢乙酸钠后保质期可达三十天,禁用后则缩短至十天左右。企业需增加物流成本、建厂成本或代工费用,以确保食品新鲜。好处是,消费者可以吃到更新鲜的产品。”
应路指出,脱氢乙酸钠的禁用,对生产保质期超过五天的预包装面包糕点等产品影响较大,但对面包店行业影响有限。因连锁面包店主打现制现烤的新鲜概念,面包货架期通常仅三天左右,故无需添加防腐剂,但不排除馅料等原料中可能带入。“大家购买夹心类面包时,应选择正规门店,并注意冷藏条件和保质期标签。”应路建议。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脱氢乙酸钠是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是防止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属于食品防腐剂。2024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删除了脱氢乙酸钠在黄油和浓缩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预制肉制品、果蔬汁(浆)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同时,新标准允许脱氢乙酸钠继续用于腌渍的蔬菜等食品中。
“腌渍酸菜在日常饮食中占比不大,所以只是对最大限量进行降量调整。”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胡中豪说,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脱氢乙酸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相对较小,风险较低。
胡中豪强调,我国现有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均经过严格评估。真正要警惕的是非法添加物,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市民不必谈"剂"色变,关键要看是否合规使用。他建议广大市民,在选购面包、糕点相关食品时,务必仔细查看标签,确保配料表中不包含脱氢乙酸钠。
■延伸阅读
脱氢乙酸钠是什么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从添加剂种类来说,脱氢乙酸钠是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防腐剂,它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霉变。相较于苯甲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一般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防腐剂,脱氢乙酸钠适用范围宽泛得多,pH值在4-8的范围内,防腐效果比较强。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脱氢乙酸钠可用于腌渍的蔬菜、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发酵豆制品、熟肉制品(肉罐头类除外)、复合调味料等食品中,其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3-0.5g/kg(以脱氢乙酸计)。
融媒记者 吕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