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种农特产品“入浙”
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让平昌品牌跨越山海
300多种农特产品“入浙”
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让平昌品牌跨越山海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俞舒梦) 11月5日,记者走进华联商厦溪心店平昌馆,琳琅满目的四川省平昌县特色农产品映入眼帘,从粮油、土鸡蛋、火锅底料、青花椒,到地方白酒、腊肉、薯条等特色农产品一应俱全,成为展示平昌优质农产品的重要窗口。
“大米、干货卖得比较好,品质优良,市民回购率高。”华联商厦总经理马列东介绍,除了溪心店以外,其他门店也均有平昌商品在售。同时,华联商厦还与15家平昌企业签订直供直销和长期供货合同,为平昌特色农产品销售搭建平台。平昌馆开设以来,营业额已近1000万元。
在永康,类似华联商厦平昌馆这样的东西部消费帮扶门店并不少。紫微酒店不仅设有平昌农特产品消费专区,还推出了以平昌土特产品为原料的菜品,备受食客青睐。
远在千里之外的平昌县泉河多又好超市内,一家“永康五金生活馆”成为当地群众的“新宠”。借助永康“五金之都”资源优势,该生活馆展销永康五金产品600余种,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将更优质、更实惠、更多样的五金产品带给平昌百姓。
自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永康、平昌两地高度重视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工作,积极签署消费帮扶协作框架协议,并通过建立定期互访交流协作机制和工作任务推进机制,共同推动消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
在消费帮扶的推动下,两地签订的直供直销和长期供货合同有力促进了订单农业发展。平昌的茶叶、花椒、土鸡等特色产业在订单引导下,朝着生产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同时,产业链也不断延伸,开发出茶叶深加工产品、青花椒泡脚粉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
“消费帮扶实现了两地优势互补,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越来越多的平昌特色品牌走出大山、跨越山海、融入市场,为平昌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永康派驻平昌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平昌农民通过种植茶叶、花椒,养殖土鸡等,增加了收入来源。消费帮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冷链物流、电商产业等,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了“产品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帮扶”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搭建起消费帮扶桥梁的同时,两地积极组织平昌企业参加金华、永康节庆活动,参加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大力推介平昌文旅资源和地方特色,引导永康干部群众到平昌度假、康养,打出“平昌牌”。目前,平昌菜籽油、青花椒等300多种农特产品“入浙”,金华“两头乌”等品牌“落户”平昌。平昌农产品销售额每年超过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