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海:
表演传递快乐
![]() |
![]() |
![]() |
王东海:
表演传递快乐
讲述人:
王东海,市日行一善公益协会副会长,曾获永康市“十佳文艺志愿者”、永康市“文艺之星”等荣誉称号
我市有这样一位奇人,他的主业是卖螺蛳,但他会吹萨克斯,能表演抛球杂技和舞布龙。他时常带着萨克斯前往全国各地参加文艺汇演。他就是人称“螺蛳哥”的王东海。
“门外汉”痴迷萨克斯 八年坚持学成出师
我与萨克斯的缘分说来奇妙,皆因2008年9月的一次同学会。当时酒足饭饱,有人提议以才艺表演为聚会画下句号。老同学们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有的开嗓高歌,有的作诗画画,还有的现场演奏乐器,而没有才艺的我只能作为观众在座位上鼓鼓掌。“学音乐”的想法从那时起,在我心里扎根发芽。
回家后,我跟老婆说想学一门乐器,她非常支持,让我放心逐梦。可当一切准备就绪,我却遇到了难题:作为音乐“门外汉”,我该选什么乐器?时机总是这般凑巧,正当我徘徊在音乐殿堂的大门前时,有位在琴行上课的音乐老师来我店里买螺蛳,闲聊中听说我想学乐器。他看到我这块头,提议道:“跟我学萨克斯吧,您看上去就很有‘气’!”
我一听可兴奋了,隔天就去琴行试课。两节体验课下来,我发现自己还是有音乐天赋的,当即就定下了萨克斯一对一课程。学萨克斯花费比较高,当年一节课程要70元,萨克斯也需要自己购买。这些年,我一共买了三把萨克斯,前后花了四万多元。
万事开头难。我没有音乐底子,又看不懂五线谱,只能学习简单的简谱。萨克斯的曲谱和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又不太一样,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老师帮我在每张曲谱上标注修改,但我仍花了不少时间去适应熟悉。吹萨克斯不仅需要力气和肺活量,还需要技巧。从刚开始的光有气吹不出声、接不上音符,到真正掌握吹气,我就花了一年的时间。
为了能更快吹好萨克斯,我“见缝插针”地练习。每天早上7点到店里卖螺蛳,9点后顾客没那么“密”了,我就抓着空档吹,把老师教过的每一首曲子都吹熟练,就这样吹了十多年。在琴行上课期间,教我吹奏的老师换了六七位,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吹奏技巧和亮点,我就把他们的方法吸收整合起来,变成了我自己的吹奏方式。直到2016年,我才真正学成出师。
自学杂技和舞布龙 给更多人带去欢乐
2015年,我参加了永康市社区文艺汇演并荣获金奖,随后又入选了金华市总工会职工艺术团;2016年,我加入了市日行一善公益协会演出团;2020年,我组建了“螺蛳哥艺术团”,目前艺术团已经有500多位成员了。现在我已经能熟练吹奏上百首曲子,时常在金华市总工会和浙江省总工会的邀请下,参加全国各地的演出。另外,我还会和我的艺术团一起去村里、社区表演。
今年4月份,我又迷上了杂技魔术和舞布龙表演,每天都在网上观看视频自学。我还加入了一个学习杂技的群,里面都是全国各地的杂技高手,大家将自己的练习视频发上去,互相请教学习。
我学的第一个杂技是“抛球”,我把练习用的三个小球放在包里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拿出来练习,现在已经能熟练抛接三个球了,我打算继续往四个球进阶。舞布龙只能在家附近的空地上练。舞布龙对手臂力量要求高,手要一直转圈,很容易酸痛,但熟练后就适应了。
学会抛球和舞布龙,等下次公益巡演时,我就能在舞台上表演更多节目,给更多人带去欢乐。
记者旁白:
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忙碌、思绪的固化总会让人们放弃追逐内心深受触动的热爱。“螺蛳哥”的故事告诉我们,对爱好而言,年龄不是阻碍,职业更不是限制。追逐热爱不仅能充实个人生活,更在无形中为他人带去快乐,普通人的爱好也有“用武之地”。
口述 王东海 整理 融媒记者 王玙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