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300多名老工友欢聚一堂

忆峥嵘岁月 叙浓情厚谊

  300多名老工友欢聚一堂

  忆峥嵘岁月 叙浓情厚谊

  活动现场

  日前,300多名原永康电动工具厂工友欢聚一堂,回忆峥嵘岁月,共叙浓情厚谊。1957年,为响应政府号召,一批永康五金工匠携手创办了永康县三金社、五金厂。20世纪70年代,工厂转型生产电动工具,并更名为“永康电动工具厂”,从此迎来飞速发展。活动现场,难得重逢的老同事们,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纷纷回忆起往昔的工作与生活,分享着彼此的现状与感悟。

  再见老同事回忆昨日辉煌业绩

  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柳忠在1980年从部队退伍后,进入原永康电动工具厂医务室工作。他在厂里工作学习近13年,对原永康电动工具厂及昔日的同事们怀有深厚的感情。

  2018年,柳忠便自发组织了原永康电动工具厂工友联谊会。将这么多人再次聚首并非易事,看到大家开心的笑容,他激动地说:“今天是第三次聚会,大家聚在一起格外开心。工友们叫我继续办下去,我只要有能力就会坚持组织聚会。”

  今年78岁的俞传福也是原永康电动工具厂的工友。他对工厂生产的产品记忆犹新。“20世纪70年代生产13毫米手电钻,后来生产手枪式的6毫米手电钻……”他如数家珍。

  1974年,原永康电动工具厂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台双重绝缘角向磨光机,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结束了我国该类产品依赖进口的历史,并成功出口到世界各地,让电动工具声名远扬。

  原永康电动工具厂厂长施祖飞今年82岁。他介绍:“当时,我国还不能生产此类角向磨光机。产品研制出来后,大家都很高兴也很自豪。”

  角向磨光机的研发,推动了永康五金产业发展。从原永康电动工具厂走出去的人也继承和发扬了工厂的传统,不少工友创办电动工具制造企业,生产电钻、冲击钻、角向磨光机、切割机等多种产品。

  昔日老工友分享啃硬骨头经历

  工友应森淼回忆道,自己担任原永康电动工具厂电机总装车间主任期间,工厂接到了一个远超出当时生产能力的外贸订单。为了支援国家出口创汇,全厂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加班加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当时在动员大会上,我递交了请战书,全厂发动起来,创造出奇迹,终于把这个出口任务提前完成……” 应森淼言语中透露出几分自豪感。

  如今,我市电动工具产品已销往欧美、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集聚整机和配套企业1700多家。2023年,我市电动工具行业实现规上总产值129.56亿元。我市电动工具产业正加快智能化、物联化、绿色化升级步伐,全面吹响了转型升级的冲锋号角。

  融媒记者 池欣桦 吕笑佩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忆峥嵘岁月 叙浓情厚谊 2024-10-22 永康日报2024-10-2200007;22950290;永康日报2024-10-2200009;永康日报2024-10-2200010;永康日报2024-10-2200012;永康日报2024-10-2200014;永康日报2024-10-2200015;永康日报2024-10-2200016 2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