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学生“吆喝”冰棍
见证爱心教育的延续传承
![]() |
陪学生“吆喝”冰棍
见证爱心教育的延续传承
义卖冰棍
3月22日,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举行“童心聚微光,你我共温暖”第五届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纷纷将家中闲置的物品捐出,作为商品在各自班级的摊位上进行义卖,为山区学校、困境学生等筹集善款。
义卖现场,我看到摊位上的商品不再局限于书本、文具,还有炫酷的滑板、嫩绿的多肉、鲜榨的果汁,吸引着各类“顾客”挑选。负责销售的同学们分别扮演“收银员”“经理”“推销员”等角色,也纷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各类“销售”小技巧,比如设计别出心裁的小游戏、推出实惠商品促销活动等,希望能够卖出更多商品,筹集更多善款。
置身在喧闹的操场,热情的推销声、询价声此起彼伏,我不禁被现场热闹的氛围感染。在帮助学生“吆喝”卖冰棍的过程中,我回忆起读小学四年级时,参加同样以筹善款、献爱心为主题的义卖活动。作为商家之一的我,在摊位上摆放着前一晚仔细挑选的故事书,每本标价5元,并将最后赚取的“爱心资金”放进班级的募捐箱中。
现在,看到操场上如此充满活力、青春洋溢的少年儿童们,我暗暗感慨时光的飞逝,也欣慰义卖活动的延续。通过别样的实践体验,让爱心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灵土壤中种下,潜移默化中教导他们去懂得“帮助”二字的意义。
“卖冰棍咯!快来买冰棍啊!每根只要两块钱!”卖力的吆喝声将我从回忆里拉回到现实。读三年级的唐沁蕾正边走边大声叫卖,同学徐翊城则抱着一只方形泡沫箱走在一旁。
太阳正狠狠地晒着,唐沁蕾的“大嗓门”吸引了不少路过的“顾客”驻足购买。两人分工明确,徐翊城打开泡沫箱供“顾客”挑选,一场“热销”后,他们的泡沫箱中只剩下3根冰棍了。唐沁蕾在一旁负责收款找零,把所有赚的钱都一一装进一只红色塑料袋中。
唐沁蕾和徐翊城的脸蛋被晒得红扑扑,额头碎发也被汗水浸湿,却仍是精神气十足。交谈后才得知,这是他们卖的第三箱冰棍。当天,他们已经绕着操场走了3圈。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在现场不过15分钟,就已感受到太阳的毒辣,何况是他们。即便天气炎热,徐翊城仍不觉得疲累。“我们卖掉了很多冰棍,我觉得特别开心,但还没有数过一共赚了多少钱。”他说。
唐沁蕾说,老师在义卖活动前曾告诉他们,有一些山区的小朋友缺少买课本的钱。于是,她决定在当天的义卖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卖些冰棍,就能赚到更多的“爱心资金”去帮助山区的困境孩子。她的笑容灿烂,眼中似有星光闪烁。
社会在变化,时代在进步,义卖活动一年接着一年地延续着,虽然活动上的商品从单一变得多样、从简单变得精美,但一直不变的是义卖活动对每一代青少年进行爱心教育和慈善教育的意义,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
义卖以实践之情展现善意之举,把我们的爱心一代一代传承延续,教导孩子们“爱心”和“帮扶”的真实含义,在今后的成长中,他们也会践行善举,并将爱心传递。
融媒记者 程明星 王玙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