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普法齐发力
开发区积极打造优良劳动环境
![]() |
调解普法齐发力
开发区积极打造优良劳动环境
“感谢你们调解,让我们顺利拿到工资。”3月18日,在经济开发区矛调中心,朱先生连连对办理该纠纷调解的工作人员致谢。当日,朱先生等5人拿到此前未结清的全部工资,与当事企业负责人握手言和,签署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一起劳动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4日前,朱先生等人来到经济开发区矛调中心反映芝英镇工业功能分区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拖欠他们一个月工资。在联系A公司核实情况后,调解员了解到,A公司把其抛光车间外包给芝英镇工业功能分区某五金制品厂(以下简称“B公司”)生产,并与B公司签订了相应的外包合同,划分清楚了相应责任,所以与朱先生存在劳动关系的实为B公司。
据悉,朱先生等人从事的是产品抛光工作,按件计算工资。由于朱先生等人想在做完1月份工作后离职,在结算当月工资时,双方对于生产过程中损坏产品产生的返工费的承担比例以及未做满1年情况下商业险缴纳金额返还比例存在较大争议,导致工资未及时结清。调解员在与双方当事人深入沟通了解事情原委后,梳理出争议的根源所在——B公司在发生争议后没有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合理解释,加上春节期间双方分隔两地沟通不顺畅,导致误会一直没有解开。调解员召集双方面对面沟通,从情理、事理、法理等方面耐心帮助双方梳理心中困点,厘清双方责任,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全力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达成和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向纠纷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法治宣贯教育贯穿于纠纷化解全过程,达到“精准式”普法的目的。“此次纠纷能在短时间内顺利解决,雇佣关系明确、外包责任明晰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涉及企业劳务外包的纠纷较普遍,若承包单位无资质,则在劳动关系、工伤等纠纷发生时容易造成责任认定困难,影响调解的效果和进度,所以用工企业在选择承包单位、劳动者在选择就职企业时,确定好企业自身有无用工资质才能最大程度保障自身权益。”调解员说。
在年后企业复工复产时期,企业人员流动大,开发区管委会以开发区矛调中心为依托,借助“喜哥调解室”等平台积极化解各类纠纷,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夯实平安园区建设的基础。同时,开发区管委会以“开工第一课”活动为契机,组织专业人员进企开展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者自我维权能力,营造了关心关爱劳动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融媒记者 郑旭华
入企为新员工宣讲劳动保障知识
S
深化“三服务” 全力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