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载助残十万余人次
他带领公益队伍促共富
![]() |
十八载助残十万余人次
他带领公益队伍促共富
“我相信,有时融化人心里坚冰的并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人心的温暖。因为温暖的阳光不是每天都有,但我们志愿者心里的这份温暖永远都不会冷却。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们就会伸出援手。”3月3日,谈及公益之路,胡剑动情地说。他是市益心同行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18年前,他带领一支4000多人的公益队伍开展助残活动,足迹遍布金华各县(市、区),受助人数累计达10万多人次。
一次迎春送福
让他走进残障人士的生活
2006年春节前夕,家住唐先镇中山村的胡剑想为山里人做些什么,当时他创办了一家公司,从事外贸生意。于是,他约了朋友,带上红纸等来到唐先镇的一个山村,帮村民义务写春联。胡剑还记得当时的场景:村里众多老人排着队等着拿春联,其中一位跛着脚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胡剑赶紧迎了上去:“你需要几副春联,我给你送家里。”老人告诉他:“村里还有好几位残障人士,我算是行动最自如的一个。”老人的话,引发了胡剑的深思。那时,他便决定要为残障人士做点事。
2008年,胡剑组织成立永康市希望爱心社,200余名志愿者加入其中。“爱心社成立后,我们决心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专业、优质、及时的服务。”
从事助残事业之后,胡剑感觉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感,助残公益圈不断扩大,公益队伍也在逐渐壮大。据统计,到目前已走访帮扶残障人士家庭500多户,为残障人士筹集、捐助爱心善款200多万元,永康的很多偏远山村都留下他的脚步和身影。
一次共富帮扶
让残障人士活得挺直腰板
在胡剑的微信好友里,有一半是残障人士。“之前,我们单纯地用善款和物品去慰问残障人士,后来发现这些远远不够。”在和残障人士相处中,胡剑感受到,他们不仅需要关心关爱,更希望能摆脱残障带来的困境。
很长一段时间里,胡剑都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这些勤劳的残障人士?
2019年初,胡剑邀请当地政府及有关单位,在唐先镇举办了首届“我在唐先有棵葡萄树”认养活动。当年,认养活动帮助唐先镇的葡萄种植户增收了50多万元。
把帮扶送至农民手中,把爱心装进百姓心里,这些年胡剑组织开展1000多场助残扶农公益活动,无偿帮扶残障人士家庭、贫困家庭销售农产品1000多万公斤。
2022年,胡剑将公益组织升级成为永康市益心同行社工服务中心。“每个残障人士都希望得到社会认可,我只不过帮了点小忙。”胡剑说,当他看见残障人士挺直的腰板和幸福的笑容,便觉得无比欣慰。
一次造血尝试
为更多残障人士带去希望
当记者见到胡剑时,他正忙着收割萝卜。胡剑介绍:“这片10亩的土地是去年以服务中心的名义流转过来的,我们称它为共富农场。今年,农场里种植了玉米等,我们把获得的经济收益全部用于助残公益事业。”
2016年,胡剑和另外几名公益人共同出资,在丽州南路开了我市首家爱心超市。“我们凑了200万元,并约定获得利润的30%用于公益事业。”这是胡剑带领团队首次进行造血尝试,结果不太理想,仅能勉强维持公益组织的日常开支。
不久后,爱心超市所在地拆迁,胡剑开始另谋出路,最终看中那10亩土地。“这些年帮助残障人士和农民卖农副产品,积累的商销渠道正好能用上。”胡剑说,他承租这10亩土地,不仅能让无力耕种的老农收些租金,还能招募残障人士到农场工作,让更多残障人士端起自己的饭碗。
“人靠衣装马靠鞍,农产品也要靠包装。为了帮助老百姓销售更多的农产品,去年12月,我们申请了‘益心浓农’共富商标,设计了具有公益特色的包装礼盒。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农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品尝到百姓共富的味道。”这是胡剑的心声,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融媒记者 吕晓婷
胡剑助残公益团队帮扶种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