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专版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

解郁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把金钥匙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

  解郁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把金钥匙

  孙氏中医大弟子、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门诊中

  肿瘤的复发转移

  是治疗“拦路虎”

  肿瘤复发是指手术切除或放化疗后,肿瘤消失一段时间又重新长出的现象,就好比韭菜割了又长出来。如胃癌手术后新的地方又长出肿瘤。

  肿瘤转移是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管或体腔等途径,转移到别的地方继续生长。比如,肠癌手术切除后过段时间肝里长出多个肿瘤,食道癌蔓延到贲门、胃等。淋巴道转移,如肺癌到肺门、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胃癌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肿瘤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处部位,如肺癌转移到脑部、骨头等处。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种植到另一部位,如肺癌细胞脱落后在胸膜上发展,卵巢癌细胞脱落后在腹膜上、大网膜上种植转移,有时腹腔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出现这种复发或转移,第二次手术基本不可能切除了,放化疗也只能杀灭部分癌细胞。目前应用广泛的靶向药治疗,能控制一段时间,并不能彻底根治,肿瘤细胞有可能会产生耐药性。

  孙氏中医大弟子、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说,临床中经常会碰到有的病人吃中药后肿块控制得不大不小,于是很着急,去吃靶向药。一个月后肿块缩小一半,很高兴,就把中药停了。但三四个月后肿块不但没小,反而又增多、增大了,于是又找到他们要求吃中药,停用靶向药。杨德志对病人说:“既然靶向药开始有效,不妨中药跟靶向药同时用,两者相辅相成也不会起冲突。如果贸然把靶向药停了,病情可能会反弹,更加一发而不可收。建议过两个月再看情况吧。”

  肿瘤为什么

  会复发转移

  大家都认识到癌变是机体内环境失衡,细胞遗传基因生长方式重大改变而导致的疾病。癌细胞具有异常增生的能力,平时很难发现。甲状腺癌、肺癌早期,可以通过体检甲状腺B超、肺CT及时发现,其余的肿瘤体检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手术也很难达到根治效果。有些情况下,手术只能切除一部分。有些是检查时就发现转移了,如头痛呕吐去医院做CT检查,结果发现脑部有多个肿瘤。再查胸部CT发现肺里有肿块,诊断为肺癌脑转移。这种就不能手术了,只能放疗做一下,全身化疗一下,开始可能会有效果,过段时间又会严重起来。

  通过中医药

  从全局观治疗肿瘤

  经过30年的临床摸索,孙氏中医在接诊病人40余万人次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四位一体”的治疗体系,从全局观治疗肿瘤。作为深得孙氏中医真传的大弟子,杨德志颇受病人和家属的关注。

  关于解郁,杨德志解释,这是从病人跨入医院就开始了,开药前跟病人先聊上几句,让病人把不良情绪倾诉出来,药物上加解郁的中药。临床发现许多乳腺肿瘤病人脉象弦细,询问病史时,发现这些人可能还有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等病症,为什么呢?中医认为甲状腺、乳腺、子宫都是肝经分布的地方,与生活、工作压力大,心情不愉快,内分泌失调有关,就是中医讲的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所以治疗第一步,要有解郁的药物。解郁是治疗肿瘤的一把金钥匙。

  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础。如果说解郁是一把金钥匙,那把门打开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基础的治疗工作——活血通络。活血可以通经络,可以破瘀。当然,活血药力不宜过大,过大了会造成肿瘤细胞的扩散。肿瘤实质上是人体的排毒系统不行了,毒气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所以必须通过通经络、通肠道、通窍(包括开汗孔),遵循中医“以通为贵”之训,将体内之毒排出体外。当代中医肿瘤专家钱伯文说:“中医药治疗肿瘤,必须走破瘀活血的道路。但破瘀活血容易造成扩散,以至于近代医务工作者不敢去尝试。但回过头来,还是要走破瘀活血的道路。只有找到破瘀活血的药与其他药物有机结合,既不造成扩散,又消除肿块,那就找到了医治肿瘤的道路。”

  软坚化结方面,用软化肿块的药才能把硬块变软。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开始几个月肿块有点变大,孙氏中医认为这种情况也不用担心。来自衢州的叶先生2004年查出肝肿瘤,到金华艾克医院中药治疗。开始三个月肿瘤有增大,但他坚持服药9个月后,肝腹水和肿块消失了。一开始,他的肿瘤变大,这是肿块软化、膨胀起来的缘故,所以变大了。软化了往往就意味着有希望。

  排毒方面,孙氏中医采用大剂攻下法,该大胆用药时,药的用量是教科书上没有的,但会在确保安全用药的前提下,轻药重投。经过30年临床实践,孙氏中医找到一个合适用量,因为这些药材本来就可以当食物,基本上没有副作用。但像旋覆花这味药,医书有记载:“虚入忌食之,食之如杀人。”肿瘤患者大多身体虚弱,这种情况用不用?用量多少?孙氏中医的经验是要用,因为其他药都是降,只有它是升,化痰消肿利水的效果明显,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到适宜的大量。

  肿瘤病人痰凝是肯定的,病人脉象滑,大多有舌苔厚腻、痰性流动症状,所以肿块易转移,痰湿黏滞难去。金元名医朱丹溪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之为有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血证论》认为,积聚之证,“此乃痰凝,即是黑血”,以痰、瘀、血为主。《疡科心得集》:“癌瘤者,浊气痰滞而成。”肿块胀痛,隐痛不休是为痰病的重要特征。汉代华佗认为,肿瘤的发生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更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的原因。这一论断准确阐明了肿瘤的病因病机,也就是说为什么局部的肿块切得干干净净了,部分患者若干时间后又复发,甚至在身体别的部位又长出来了呢?关键的一条,就是五脏六腑的毒没有排出体外。

  在排毒上,重用解毒药,孙氏中医颇有心得。肿瘤为什么难治,因为都是一对对矛盾交织在一起,比如肝肿瘤病人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但往往又容易出血。这就要与破瘀活血药中预防出血的药物相结合。预防出血药用不到一定的量达不到预防出血效果,用多了又会导致瘀块不能消除,用少了又会造成大出血。经过30年努力,孙氏中医临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用药办法。

  通过大剂攻下法,牢牢控制住肿瘤这个主要矛盾,将毒素排出体外。通过排毒,病人大便通畅了,盆口开了,体内的环境也得到改善。肿瘤得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自然就不会生长繁殖了。徐女士肠癌手术后,有一次反应太大了,身体很难受。后来听朋友说起金华艾克医院在中药治疗肿瘤方面比较有经验,于是她从老家找过来。五年来,她一直坚持中药治疗。

  重用软坚散结药物,软化肿块。在金华艾克医院中药治疗的康复病人中,最后发现肿块消失都是软化结果。有些没有消失或钙化的肿块通过CT检查,发现密度也很低。密度低就是恶性程度下降了,也就是把肿瘤从“老虎变成猫”,可以与人和平共处。16年前,汪女士乳腺肿瘤肝转移,化疗两次无效后,一直服用中药治疗,至今肝部仍有个肿块,但身体很好,肿块没有明显增大,能正常上班。

  孙氏中医通过心疗、药疗、食疗等全面手段,在集中精力主攻肿瘤的同时,改善患者的体质,调节体内环境,阻断肿瘤血管内的脱落和细胞向其他脏器转移。要从源头上清毒,肿块消失或钙化就不易复发了。这就是治病要求因,治本要治根。

  得了肿瘤

  希望病人早点

  介入中药治疗

  得了肿瘤怎么办?这是肿瘤病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杨德志在此给他们提两点建议。

  一是中西医结合。适合手术的,首先考虑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第一时间消除局部病灶。同时,让中医中药早点介入,早点参与。

  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手段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会加重人体肝脏、肾脏负担,同时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也不利于提高疗效和恢复机能。这个时候,中医中药早点介入,能事半功倍。不要等到病情非常严重甚至已经滴水不进,被大医院拒收再来看中医。那时,病人吃不进去中药,只能灌肠。杨德志说,能早还是尽可能早,早比晚难度要少许多。

  二是不要乱吃偏方。有的偏方只有四五味药就号称能治百病,这些往往都是猛药。兴许真治好过几个人,但肯定不是很多人。每个人体质不同,药的耐受性也不一样,乱吃反而会出事。中医对待同样的肿瘤病人,用的药也是不一样的,在主方的基础上,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增增减减。

  希望病人尽早介入中药治疗,有些病如肺结核、乳腺肿瘤结节还没确诊之前,西医建议定期复查。这个时候是窗口期,用中药治疗是比较理想的,要把肿块消灭在萌芽状态。

  融媒记者 胡颖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专版 00005 解郁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把金钥匙 2023-11-02 永康日报2023-11-0200006;永康日报2023-11-0200007;永康日报2023-11-0200009;永康日报2023-11-0200008 2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