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姑娘参加亚残运会表演
看到他们 我们没理由偷懒
![]() |
永康姑娘参加亚残运会表演
看到他们 我们没理由偷懒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一周多了,但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带给她的感动还一直没有消散……10月29日,童钰颖回到永康,与亲人和记者分享自己的宝贵经历。
经常排练到次日凌晨
童钰颖就读于浙江音乐学院,在亚残运会开幕式中,她一共参加了两个节目的表演。由于排练时间紧,任务并不轻松。自9月1日开始排练以来,童钰颖和同学们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中后期每天都是坐大巴车去杭州师范大学排练,一阶段排练时间大概是每天四五个小时,后面增加到七八个小时,最后的一段时间经常排练到次日凌晨。”童钰颖说,节目呈现方式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在一次次彩排、联排中不断变化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练习过程中大家也是反复学习、不断调整。
“有一回,她发朋友圈我才发现,凌晨3点还没回学校。”童钰颖的妈妈王惠接过话茬,“每天坐大巴车还需要2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也没听她喊过苦,一直是认认真真完成工作。”
在参与中感受正能量
在童钰颖看来,参加亚残运会是一次特殊的经历,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满满的收获。
童钰颖参加的文艺表演《勇向前》是由36名残障人士及几百名健全的成年人共同完成的。两名截肢青年表演者被称为“刀锋战士”。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童钰颖也从他们身上汲取了满满的正能量。
“他们和我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非常积极乐观,训练也非常刻苦。”童钰颖说,在排练、候场过程中,她认识了很多残障人士。无论是几岁的小朋友还是几十岁的成年人,他们的阳光心态都让人感动和充满力量。 “有时候导演说休息,但他们依旧还在坚持排练,看到他们那么努力的样子,我们更加没有理由偷懒了。”童钰颖说。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已经圆满落幕了,一场场精彩的赛事向世人展示了残疾人运动员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也谱写了“残健共融、美美与共”的华章。对于参与亚残运会的演员、工作人员们来说,过去的日子依然值得回味。
“这应该是我们一辈子都难再有的经历了,不论是做过的事情还是遇见的人,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童钰颖说。
融媒记者 胡锦
童钰颖(右)与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