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五峰

姜香扑鼻来

  姜香扑鼻来

  □赵开浪

  五指插云,风光旖旎。在“秋老虎”正要发威的时刻,到五指岩后的唐先镇三合村避暑,既能纳凉深呼吸,又可品尝生姜之美味,可谓是一举两得。车过中山村,穿行在五指岩水库到三合村的盘山公路上,青青翠竹躬身甩袖欢迎。我们在端头自然村下车,三步并作两步投入绿海的怀抱。

  竹林如海,波涌天际,层层山峦连绵不尽,犹如虬龙游弋,那点缀其间的五指岩生姜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绿油油的一张张叶片让人赏心悦目。茫茫绿波中那一道潺潺的涧水,晶莹闪亮,每一个毛孔、每一根神经都被凉意所充盈,暑气顿消神清气爽。嬉戏的蝴蝶在涧边起舞,啾啾鸟鸣悦耳欢快。而那片片柳杉林,荡漾、舞动、缠绕在绵延青山之上,犹如美妙的曲线,一层层、一道道、一重重,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绝。

  三合村是永康、义乌、东阳交界之处,属“鸡鸣三市”的山区村。三合村由安坑、箬岭下、端头三个自然村组成,如同金三角一般遥相呼应。年轻人多数外出谋生,剩余的100多个老年人以种植生姜、玉米、西瓜、西红柿、马铃薯增加收入,经过冬的贮藏、春的播种、夏的生长,五指岩生姜已进入成熟季。阿公阿婆们轻轻一拔,连同禾叶一起,一株株新鲜带着香气的生姜装入箩筐,大株一把二三千克,小株一把一二千克。今年风调雨顺,生姜收获满满。五指岩生姜的香气天然舒坦、沁人心脾、久久飘散,一户户农家屋内,生姜香气四溢。有的用来炒肉片,有的用来炖土鸡,有的用来煮溪鱼,整个小山村被生姜香气笼罩着。

  品尝完生姜美味,转了几户正在包装生姜的农家,他们不约而同感谢村支书董红阳。为了打通五指岩生姜销路,董红阳四处奔波,联系配送公司,带领村民统一标准、统一包装,每天收购800千克到1000千克生姜,以每千克30元的价格源源不断销往山外。阿公阿婆们减少了到唐先镇赶集且担心销路的奔波,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目送着满载村民希望的生姜运输车驶出村口,从五指岩背后远眺“五指”,石壁千尺,高耸云端,嶙峋怪石,林立危岩。穿九龙宫、九龙井、九龙塘,越香樟坞、密浦寺、古茶园,走累了、困了,喝几口姜茶,香气直抵心田。登鸟盘之岭尖,远瞩高瞻;瞰丽州之山水,心旷神怡。进入天然大氧吧,呼吸特别舒畅,神志尤其通明。掬一口涧中泉水,洗把脸,解会渴,被高温煎熬了许久的不适,在这一刻随风而去。

  三合村就像巨幅泼墨写意画,一见倾心,再见倾城。穿行在三合村与五指岩间,得知连接两条坑的1600米大道已纳入计划,将把各村再次紧密相连,大大助力开发五指岩旅游,不由为山区百姓高兴。互联网时代,山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村庄走出去的胡柏忠、应双群夫妇,把山坡地与老宅巧妙结合,建起“姜上隐舍”民宿,带动村民开发“山区风情游”“夏日避暑游”“仰望星空游”。一位城里来的诗歌爱好者发现房屋内岩石淌水,屋后茂盛的生姜让房屋名副其实,还有那个冬暖夏凉的贮藏生姜洞,当即赋诗一首:“三合仙姜隐,山端夜宿行;山风吹指过,涧水绕泉迎;村近烟轻缈,林深鸟蜿鸣;城中蒸酷暑,此处月清盈。”

  在三合村这样的山色美景中,五指岩生姜的香气扑鼻而来。迎着习习山风洗洗肺、发发呆,城市的喧嚣、暑气的烦躁,全部挡在了山村之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样的旖旎景色,留给来此一游的客人无限遐想。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7 姜香扑鼻来 2023-09-04 永康日报2023-09-0400013;永康日报2023-09-0400014 2 2023年09月04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