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儿童健康呵护孩子成长
——记永康市名医、市一医儿科门急诊主任林志刚
![]() |
守护儿童健康
呵护孩子成长
——记永康市名医、
市一医儿科门急诊主任林志刚
林志刚为患儿听诊
哭闹的患儿、焦急的家长、耐心诊治的身影、发自肺腑的道谢……这是林志刚诊室里日复一日上演的场景。从最初抱着“当一名儿科医生”的梦想报考儿科学专业,到如今成为市一医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儿科发热门诊的大管家,24年间,林志刚与儿科结下不解之缘。他总说:“当儿科医生是我无悔的选择,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永远的责任。”
日复一日耐心问诊
抽丝剥茧找出病因
“我儿时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医生,尤其想当儿科医生。”抱着这个想法,林志刚高考填报志愿时选的都是儿科学专业。1998年从温州医科大学毕业后,他一直扎根市一医儿科临床一线,2015年调任儿科门急诊主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一医组建了隶属于儿科门急诊的儿科发热门诊。他又多了项重要工作,既要保证发热患儿的就诊安全,又要保障他们痊愈后能顺利复学复课。
近年来,市一医儿科门急诊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流感大流行,市一医儿科门急诊时常爆满。林志刚日均接诊100多个小病号。为了不耽误患儿上学、家长上班,他常常提前开诊、延迟下班,有时回家后还通过微信等为患儿家长答疑解惑。
24年从医生涯,让林志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面对不会表述、只会哭闹的幼儿,他也自有妙招,有时只要三言两语或是几个动作,就能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患儿及家长有时说不清、说不准病史,这就要求儿科医生吃透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结合临床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去判断,再通过检查等手段确诊。”林志刚说,儿科虽然是“哑科”,但通过抽丝剥茧、刨根问底也能揪出隐藏在背后的“元凶”。
这些年,态度温和、医术精湛、用药精简的林志刚在患儿家长的口口相传中声名远播,吸引本地及周边县市的患儿慕名前来就诊。很多患儿家长对林志刚说:“我孩子小时候就是找您看病的,如今又带着孙辈来找您看病。”这延续了两三代的医患情,也正是林志刚好口碑的印证。
年复一年护佑患儿
精湛医术赢得口碑
癫痫患儿是市一医儿科门诊的一大服务对象。5岁以下儿童癫痫发病率高达1%,其中约5%的儿童是在高热惊厥后转为癫痫。从前,我市没有开设小儿癫痫门诊,患儿只能去上海、杭州等地就医。2005年,林志刚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回永开展癫痫治疗,这才让患儿得以就近就医。
多年的诊治经验还让林志刚发现,有时候,病根不在患儿身上,而在患儿家长身上。临床中,他接诊过许多抽动症患儿。患儿不受控制地挤鼻、眨眼、耸肩、清嗓子、做鬼脸等。家长往往误认为这些是不良习惯,责骂患儿,导致患儿自卑、焦虑、忧郁等。事实上,这些动作并不受患儿自己控制。只要家长注意观察,抓住6岁至12岁这个治疗抽动症的黄金时期,患儿经过治疗基本都能痊愈。
在林志刚的带领下,如今,市一医儿科门急诊已有13名医生,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3名。该科不仅开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24小时急诊、24小时发热门诊,还开设有小儿哮喘、小儿神经、小儿消化、小儿肾脏、小儿心血管、矮小症、肥胖症等专科门诊,实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其中癫痫、多动症、抽动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小儿神经专科的患儿,基本都在林志刚这里就诊。
每当听到患儿家长说“谢谢您帮我孩子看好了病”,林志刚总是倍感开心和自豪,也备受鼓舞和激励。他说:“我们就是要把每个小患者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能不住院就不住院,能少花钱就少花钱。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对得起患儿家长的信任。”
融媒记者 李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