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市一医

勇敢抗击肿瘤点燃生命希望

——记永康市名医、市一医肿瘤内科副主任陈银巧

  勇敢抗击肿瘤

  点燃生命希望

  ——记永康市名医、

  市一医肿瘤内科副主任陈银巧

  陈银巧为患者诊治

  从医24年,她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用最新理论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武装头脑;她温和待人、视患如亲,凭借精湛医术为众多肿瘤患者延长了生存期。看着肿瘤患者从谈癌色变到努力抗癌,她说:“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正因如此,我愿意尽己所能,帮助更多患者点燃生命希望。”

  不断提升自己

  助患者减轻病痛折磨

  1998年,陈银巧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加入市一医内科,分科后开始主攻肿瘤内科,也见证了肿瘤治疗的飞速发展。

  “从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低,晚期患者生存期可能以天计算。治疗肿瘤只有化疗一种手段,而化疗常常伴随着许多副作用,因此,患者谈癌色变。如今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热疗等都成为治疗肿瘤的常见、常用手段。”陈银巧说,谈癌色变已逐渐成为历史,肿瘤正慢慢成为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慢性病。

  之前,陈银巧接诊过一名肺癌患者。该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后被确诊肺癌晚期,且已发生脑转移和骨转移。搁在以前,该患者相当于被判了“死刑”。陈银巧接诊后,根据该患者特点选择了更为精准的靶向治疗,让他有机会与死神一搏。如今几年过去了,该患者在家像吃降压药一样口服靶向药,还时常下田务农,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

  陈银巧说,肿瘤治疗日新月异,CSCO临床肿瘤治疗指南每年都在更新。而且,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不能机械地照搬指南,还要在熟悉指南前提下结合个体差异,给患者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跟得上肿瘤治疗的进程,对得起患者的信任与期待。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2008年,陈银巧通过学习深造拿到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学位。凭借精湛医术,她还获得金华市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永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注重精神抚慰

  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治疗好比是一场战争,有时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前不久,收住在市一医肿瘤内科的一名肺癌患者出现咯血。以往,这种患者根本来不及抢救,常常因为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好在陈银巧预见患者可能会出现咯血,已做好相应准备,并及时请综合介入科医生会诊。介入医生迅速找到出血部位并将其堵住,这才救了患者一命。

  诚然,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能治愈。但无论面对哪一类型的患者,陈银巧总是微笑以对,给予患者精神抚慰,并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减轻病痛折磨,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陈银巧看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就是肿瘤内科医生最真实的写照。

  “有些肿瘤患者不是被身体的疾病打垮,而是被内心的恐惧吓倒的。因此,治癌必先治心。”陈银巧坦言,有时患者家属会提出让医生帮忙隐瞒病情,以免患者承受不住,医生也不得不撒一些善意的谎言。但在“撒谎”的同时,该手术的时候手术,该用药的时候用药。在陈银巧看来,大有起色的身体就是最好的药。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树立了努力抗癌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定期复查,带瘤生存了10多年依然健在。

  作为多年肿瘤专科医生,陈银巧体会到:“恶性肿瘤不是突然就有的,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因此,定期体检很有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果真的确诊肿瘤也不要恐慌,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于陈银巧而言,每当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她就打心底里高兴,觉得这便是最大的成就和快乐。

  融媒记者 李梦楚


永康日报 市一医 00007 勇敢抗击肿瘤点燃生命希望 2022-09-29 永康日报2022-09-2900006;永康日报2022-09-2900008;永康日报2022-09-2900010;永康日报2022-09-2900012;永康日报2022-09-2900014 2 2022年09月29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