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为:站好最后一班岗
![]() |
陈有为:站好最后一班岗
好民警好故事
9月22日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一中队民警陈有为60周岁生日。他即将脱下警服,正式退休。从警27年来,他总是风雨无阻地驻守在繁忙的十字路口,疏导交通,维持秩序,从未缺席。
回望半生从警路,陈有为说,不论在派出所,在信访室,还是在交警大队,他所做的都是些“小事情”,他作为党员民警本应尽心尽责,没什么可宣传的。重要的是坚守初心,为群众做好每件小事,站好每一班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身警服,才能交上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
陈有为(右)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
愿为解不开的疙瘩 尽力而为
陈有为能说会道,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经他化解成功的交通事故纠纷少说也有数百起。但他从来不会邀功,只道这是工作中该做的事情。然而,事故调解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动动嘴就可以,即便是再简单的一起交通事故,如若处理不当,没能及时做好调解工作,可能升级成更大的矛盾,牵扯出更复杂的纠纷。
2021年上半年的一天,辖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一位老人骨折住院。经过陈有为调解,事故双方自愿达成和解。但数月后,老人家属又找到陈有为,称老人因骨折后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心情抑郁去世了。
为弄清楚真实情况,陈有为站在专业的角度,建议遗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但出于习俗考虑,老人家属坚决不同意尸检,而肇事方也认为案件已经和解,老人死亡跟车祸无直接关联,是家属照顾不周导致。双方又因赔偿金额等问题各执一词,僵持不下。但陈有为没有轻言放弃,他一有时间就到双方当事人家中走访,一边深入了解老人家属的真实心理诉求和实际困境,一边从法律角度、尊重生命的角度做肇事方的思想工作。期间,他与当事人及家属会面达20余次,组织双方调解了10余次。每当双方为了责任轻重争执不下,剑拔弩张的时候,陈有为总能保持冷静,微笑处理,及时安抚好双方,再进一步做矛盾调解。
看到这个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怎么说也不会生气,还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的事情跑上跑下的老民警,双方当事人都被他锲而不舍、为民解忧的精神所感动,态度也从互不理解转为相互体谅和释然。最后,双方在陈有为的见证下,握手言和,签订了和解协议。
愿为工作外的小事 帮扶到底
“‘三能’民警里少不了老陈啊,他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即便临近退休,也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对于陈有为,同事们都十分敬佩。他不仅荣获优秀公务员、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还曾多次获得嘉奖。
2010年5月,来到交警大队后,他也是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交通一线岗位上。不仅工作认真,还有一副热心肠。
2021年10月1日,已经59岁的他想不到自己会因肋骨多发性骨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原来,在前一天下午5时许,他与往常一样出警,处理一起汽车和自行车相撞的事故。这起事故中,骑自行车的女子王某因逆向行驶负主要责任,小汽车驾驶员范某因注意力不集中负次要责任。本来处理完事故,陈有为就可以下班了。岂料,王某被撞伤了脚无法正常行走,并且不愿意接受身体检查。
“不能放着一个大活人不管呀。”得知这一情况后,陈有为耐心说服王某配合治疗,想办法让其安顿下来休养,一直忙碌到晚上9时许。原来,王某因有交流障碍,家里人都不愿意管她,她也不愿意回家,坚持要回到自己的住处,可又说不清具体位置。直到众人兜兜转转才发现她暂住在一个昏暗的桥洞里。
陈有为就是在寻找其住处时不慎踩空,摔进河里。这一摔导致他肋骨多发性骨折。可是当晚,陈有为还以为只是正常摔疼,一直忍着剧痛坚持到将王某安顿好。
养伤不到一个月,他又重新回到岗位上。2022年初,在我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和同事们一起守在防疫一线,一站就是连续20多天。
择一业爱一生,鬓微霜又何妨?如今,即将退休的陈有为感慨万千。“我即将脱下的只是一件外套,可这身警服要‘穿’一辈子。我愿意为公安事业奉献一生!”陈有为说。
通讯员 吕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