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灭鼠灭蚤预防斑疹伤寒
做好灭鼠灭蚤预防斑疹伤寒
本报讯(通讯员 邱帅 李月翠) 近日,市一医感染科接诊了一例发热伴有皮疹的患者。患者李女士体温高达39℃,伴有头痛等不适,发热数天后出现皮疹。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边缘不整,为粉红色,无明显瘙痒。经过治疗后病情未改善,遂转到市一医就诊。
据了解,李女士原籍为贵州。她于三周前曾回贵州,返永后两周病发。她目前的居所有家鼠出没。
入院后,市一医为李女士进行宏基因检测(简称NGS),确认是斑疹热型立克次体感染,确诊为斑疹伤寒。医生分析,该患者考虑为地方性斑疹伤寒。目前,李女士已经康复出院。
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斑疹伤寒,是由莫氏立克次体经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它的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病程短、病死率低。
家鼠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鼠蚤在鼠死亡后离开鼠体叮咬人,引起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与流行性斑疹伤寒有交叉免疫。
地方性斑疹伤寒潜伏期8~14天,多数为11~12天。临床症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中枢神经系症状较轻。诊断以流行病学资料、热程、皮疹性质等为主要依据,目前出现了病原学的NGS,可以快速精准地锁定病原。
据市一医医生介绍,地方性斑疹伤寒发病范围为全世界性,凡是有老鼠和跳蚤的地方都可能存在地方性斑疹伤寒疫源地。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997年开始回升。
目前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麻疹、水痘、伤寒等传染病均已不再流行,但是蜱虫病、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会不时地敲响警钟。因此,我们平时要更加注意环境卫生,做好灭鼠灭蚤,改善居住环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