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顽疾 打通堵点 破解痛点
开发区项目攻坚势如破竹
![]() |
![]() |
![]() |
消除顽疾 打通堵点 破解痛点
开发区项目攻坚势如破竹
7月5日,随着最后一户房屋腾空,经济开发区九洲村车马何自然村终于打通了久拖10年的“堵点”,为畅通省重点工程“小三线”夯实基础。今年4月以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主动作为、专项攻坚、联动破题,形成项目攻坚破竹之势,破解了荆山夏村特困户批基难、车马何自然村路不畅、苏溪村农房改造落地难等多个陈年难题,有效推进了相关项目的建设进度,筑牢平安稳定防线。
消除顽疾 荆山夏村特困户批基工作有序推进
随着村集体留用地建设如火如荼,苏溪村不少村民期待推动农房改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该村的农房改造一直未得到有效推进,加之时间跨度长、相关政策出现变化等情况,让村干部在推进该项目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了痛点问题。
为了破解痛点问题,4月27日,开发区创新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治村导师参与的基层矛盾调解协商会。会上,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维彪,市人大代表、治村导师林洪广、林金星、胡小玲等围绕苏溪村农房改造落地难题出谋划策。
“村干部要开诚布公,拿出诚意,多倾听群众声音,诚心诚意为群众解难题。”协商会上,何志云提出了相应要求。
会议结束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跃军马上会同苏溪村主职干部,与农房改造户代表见面,传达会议成果,积极化解矛盾。眼下,开发区根据村民意见,积极推进苏溪村农房改造细则修订工作。目前,该细则已进入审批阶段。
“在后续工作中,开发区将会同东城街道继续大力推进苏溪村农房改造工作,确保锡山西路(皇城路以西)道路工程如期完成,畅通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道路‘微循环’,为辖区百姓创造出行便捷的宜居环境。”朱跃军说。 融媒记者 程明星
召开会议
荆山夏村是开发区规模较大的行政村,本地人口2300多人,外来人口近2万人。近两年,该村通过大整顿行动,累计收回8万多平方米集体土地,通过既得利益者补交及公开招投标出租,村集体经济增收了500多万元。
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背后,是该村得到了开发区党工委的鼎力支持,干群同心推进村集体留用地建设,全力以赴消除各种陈年顽疾的结果。在这些顽疾中,特困户批基问题是其中一项,也是目前影响村庄整体发展的绊脚石。该村已有20多年没有进行特困户批基,村民对此意见较大。
针对荆山夏村特困户批基问题,开发区党工委专门召开班子会议,组建荆山夏村工作专班,明确该项工作包案推进机制。会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志云马上接谈了荆山夏村村干部和特困户,对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以最快速度全面了解特困户批基的难点所在,听取各方意见。荆山夏村工作专班全员压上、主动出击,多次组织荆山夏村主职干部召开会议,倾听村民诉求。
“在多部门的支持下,目前,荆山夏村已经基本确定了首批特困户的批基排序名单,积压20多年的特困户批基问题取得进展。”开发区工作人员胡海航说。
打通堵点 车马何征迁工程提前完成任务
东永高速方岩互通至经济开发区公路工程是省重点工程“小三线”(华西线车马何路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起点在方岩镇胡周村皮店自然村,终点在开发区九洲村车马何自然村,路线全长7.75公里,总投资7.49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推动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及交通大物流建设、促进交通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这里成了久拖多年的堵点。
想要打通堵点,最重要的是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为了更好地劝导村民征迁,开发区班子成员靠前指挥,镇村干部多次进村入户与村民谈心交心,讲清、讲明、讲透各种利益关系,帮村民算“利益账”“长远账”,引导村民从“要我拆”变成“我要拆”。
7月1日,车马河自然村征迁工程最后一户正式签署征迁协议,拆除工作于7月8日完成,比上级要求的时间提前了整整20天。自此,拖了多年的堵点问题终于被打通。“我刚听到要搬迁的消息时,心里有些不舍,但为了省重点工程建设和村庄发展,我选择支持。”车马何自然村村民何其伟说。
拆除最后一户房屋
破解痛点 苏溪村农房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讨论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