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宵犹得梦依稀
残宵犹得梦依稀
□朱章台
岁月匆匆,又是一个父亲节来临。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又勾起我对父亲深深的想念。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爸,你在那边好吗?孩子想你啊!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犹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河照,犹得相逢在梦中。
父亲离我们而去已长达72年。可我还是时时刻刻怀念着他。特别是家里有什么大大小小事情或逢年过节,我总会身不由己地往父亲的坟地上走,与他拉家常说往事。实际上,我与父亲共同生活的时间很短,又是在我婴儿至童年的时期,可他给我注入无比的父爱,给我人生留下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我妈是多产母亲。在我之前,我已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等妈怀上我后,因家穷爸妈就商定生下后送给别人。可我的胎儿体特别大,妈像往常一样生我,三天三夜了还不见动静。后来,我妈睡到猪栏里去,旁边放上铁犁铁耙,四个力大的女人和我妈一齐发力才让我呱呱坠地。那时,妈晕倒在血泊中,许久才清醒过来。让人惊喜的是,我头大身壮,眼睛闪亮,4.5公斤重的男婴引得众人大声呼叫。我爸高兴得一把将我高高举起。这时,他还怎舍得把我送给别人呢。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一直与爸共枕而眠,直到他过世。爸一字不识,可他坚决要让我读书。当时,农村孩子读书少之又少,可最大的苦爸也自己忍着,坚持不让我辍学。
小学四年级时,我病了不能上学,爸就毅然搁下农活背我上学,坚持了一个多月不让我缺一节课。我扑在爸的背上,倍感温暖的同时,也感受到爸的步履蹒跚和气喘吁吁。爸真是太辛苦了。
13岁的那年正月,我考上了初中。开学第一天,爸挑着箬笼和被席送我上学。办好手续后,爸就起身回家。当看到爸远去佝偻的身影时,我突然大哭起来。爸闻声折了回来,摸摸我的头轻轻地说:“好好读书。”说完,他就回家了。
“好好读书。”这是父亲勉励我读书的唯一一句话,只四个字却掷地有声。我永远记得当时的场景。我知道当时一个农村孩子能读到中学该是多么难得,父母该作出多大努力。我把这四字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因为这饱含了父辈的心血和对子女最殷切的期望。
初中第一学期结束,我们班73位同学只有15人升级。当我爸知道我考了第11名时,他狠狠地骂了一句“连前十名都站不住”就赌气出门而去。看到爸的不快,我自己也感到对不起家人,十分伤心。但我没哭,只感到似一把尖刀把“占前十名”四字刻在肺腑上。我牢记,以后在任何岗位上都应勇立潮头,要占前十名,为父母争气!
初中第二学期,我以学生膳食会副会长的身份参与了学校反饥饿的学潮斗争。运动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的同时,学校要开除我们几个人的学籍。我回家把详细情况告知父亲,并准备挨他一顿毒打。谁知,爸听了反而高兴起来,还称赞我能为大家办事,说明长大了。他说是应该这样学着做人。我真佩服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能这样深明大义。爸真了不起!
土改时,我是村里的儿童团长,每天每夜要查岗放哨。爸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当他看到我雄赳赳的神态时,乐得合不拢嘴,直夸我有志气,将来准有出息。
我们一家就这样生活在浓浓的爱的暖流之中。
不幸的是,这甜蜜的日子太短,在我14岁那年正月,刚55岁的爸就永远离开了我们。他交待完后事,拉着我的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爸走后,我感到自己突然长大了。家里倒了顶梁柱,断了经济来源,从此我更不乱花一分钱。我从高一开始,节衣缩食,勤工俭学,努力争取自己养活自己。
我一直牢记爸的话,拼命读书,要占前十名,每年都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甲等助学金。毕业时,我第一个拿到最好的分配证书。至今,我已退休多年。到现在我还在享父亲的福。正是他让我读书,才让我安享幸福的晚年。
长相思,催心肝。几十年过去,我没有一天忘记过爸爸妈妈。我曾先后三次迁徙过爸妈的坟茔,每次都是自己亲手拥抱他们的遗骸,送他们到新的“住处”。每年正月初一和清明节,我都风雨无阻地上山祭拜父母,在他们坟前跪拜,久久不起。我告诫孩子,坟墓在,祖宗在,祭拜在,家就在。祭拜祖宗是子孙的责任,也是子孙的幸福。
长期以来,父亲要求我“好好读书,学着做人”的遗训,总像警钟似的在我耳边长鸣,成为我的人生指南。可惜的是,我一生碌碌无为,愧对祖宗。但我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岁月匆匆,又是一个父亲节来临。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又勾起我对父亲深深的想念。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爸,你在那边好吗?孩子想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