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妈妈的教育经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玩伴第一个老师
北大学子妈妈的教育经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玩伴第一个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玩伴,也是第一个老师。
2018年,我市学子马承前以高考总分691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马承前取得好成绩并非偶然,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更离不开他妈妈陈碧柳的从小培养。
陈碧柳是市人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她有一套经验。
从“别人家的孩子”
到“别人家的母亲”
陈碧柳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生时期的她,能文能武,品学兼优,曾获得永康市小学四年级女子100米、跳远第一名(双破纪录),永康市初中女子100米、跳远第一名,永康市十佳优秀少先队员,永康市文明中学生等荣誉。
步入工作岗位后,在从教28年的漫长时光里,陈碧柳且教且思且研,一路芬芳,对许多人来说她是仰之弥高的存在。她是金华市优秀班主任、永康市家庭教育指导师;研究的6个课题,全部在市、县比赛中获奖;撰写的几十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她教子有方,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智慧母亲,人们口中“别人家的母亲”。将孩子培养成学霸,送入清北的大门,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她做到了。
这份教育指南
看似轻松实则不易
记者从陈碧柳分享的《马承前成长日记》《陪伴,是送给孩子成长最棒的礼物》《哈佛女孩刘亦婷》《赏识你的孩子》等资料中发现了她成功的教育经验。
给孩子充满爱的环境。陈碧柳说,她的孩子在家人无限的祝福与期待中降生,家人们各司其职,给孩子营造安全、愉快的家庭环境。有的买菜做饭,负责一日三餐;有的打扫卫生,浣洗衣物;有的哺乳喂养,给孩子讲故事;有的投其所好,让孩子沉浸在玩具世界中。一切都是井然有序,温馨甜蜜。
不遗余力培养好习惯。在孩子读书阶段,她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等。她会给孩子一个安静、文明的学习环境,在陪伴中引导孩子养成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工整书写、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和善坚定的正面管教。她坚持每天抽时间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听听孩子的开心事与烦恼事。孩子有了困惑,她认真倾听,为其分忧;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她躬身弯腰,耐心疏导;孩子学习压力大,沉默寡言,她敏锐察觉,及时沟通,积极鼓励。她也注重培养孩子的逆商,认为孩子遇到挫折能够磨炼意志,是发现不足,找到努力方向的好机会。
善于整合家庭资源。她善于发现孩子自身的优势,鼓励孩子多方面尝试,多领域挑战。儿子个高腿长,她鼓励孩子参加长跑,结果长跑成为孩子的特长。她丈夫是个电脑迷,她鼓励孩子参加电脑绘画比赛,孩子所画的作品多次获奖。孩子从小热爱阅读,想象力丰富,她鼓励孩子笔耕不辍,孩子投稿的多篇作文在全国、省、市、县征文比赛中获奖。
细心呵护思维的发展。海量阅读是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她160多篇育儿日记里,记者不止一次看到她巧妙机智地借助阅读故事,或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积极开发孩子求异思维、联系思维、创新思维。
融媒记者 舒姿 通讯员 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