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西津吟风

文章导航

  从松化奇石“担当”说开去

  □未名

  友人得一松化奇石,与我品赏。此石羊头大小,约重10余公斤,通身光滑,属水松化石。黄黑相间,文理曲折,似版画,又似抽象画。乍一看,扑朔迷离,细细瞧,其中有图酷似行担匠人,奔走深山大川间,有豺狼虎豹伏其间,近处有深沟险壑,远处有江河湖泊。“水迢迢,路长长,我挑行担走四方”——这不正是一幅活脱脱的“五金工匠奔波图”么?

  “这奇石取什么名?”

  “担当。”

  “为什么不取‘行担’?”

  “行担只取其形,未得其神!”

  妙!好一个“担当”!

  “谁从毫末见参天?又到苍苍化石年”(唐·陆龟蒙)。友人玩石,已玩出个中三昧了!

  古人云:“松坚石介”。坚者,硬而固也;介者,耿直有骨气也。松化石,永康人之象征也。“坚介”,永康人个性之基因也。“担当”奇石,永康人敢担当之写照也。

  永康“行担”匠人,是敢担当的。他外出谋生,栉风沐雨,披荆斩棘,担当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温饱。国难临头,他们修理汽车门锁,校正枪膛枪栓,甚至修好友军的直升机螺旋桨。他们担当的是抗日救亡。

  胡则是敢担当的。“六十年来见弊由,仰蒙龙敕降南州”正是他“造福一方”的担当;上书皇帝,才迎来“龙敕降南州”,婺衢百姓“丁钱永免”。

  陈亮是敢担当的。“吾欲为社禝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我是想为国家开创数百年的基业,难道就是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吗?)

  吴绛雪是敢担当的。当她得知叛军首领要占有她来免屠永康城时,毅然以“一死换万民生”。

  胡凤丹是敢担当的。他自费刻印了《金华丛书》等“婺学”著作,为“浙江学派”传薪播火,还捐资修复了永康试院,造福了永康学子。

  一百年来,永康为革命和救国而牺牲的先烈,个个是敢担当的!

  电视剧写康熙帝:“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风险。”“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他也是敢担当的,可惜只是为他的“家天下”担当。

  我们要的是“为国为党为民”的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然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身边,却存在种种“怕担当”“避担当”“推担当”的陋习:

  一是担易不担难:“下课让学生出教室玩,出了事故谁负责?”“做这事是要得罪人的,还是少做为好。”

  二是担轻不担重:“这问题需要领导拍板,你去找某某长。”“这种事有风险,还是保守一点好。”

  三是担近不担远:“这是前任留下的,我不管。”“我们这一代能力不够,后人有办法,留给后人吧。”“先顾眼前吧,以后的事再说。”

  四是担虚不担实:当面称“没问题,一定办”,转过身“别管他,能拖则拖吧”。

  说到底,他们是“担私不担公”“担己不担民”“担利不担义”“担官不担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毛泽东语)”。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么“先忧后乐”“为人民服务”,在他们看来都是“空话”“迂腐”“不与时俱进”。他们已失去了永康人身上的“坚介”基因,而代之以“松软”肩膀。他们已不是“担当”的松化石,而是甜腻腻的“奶油蛋糕”了。

  看来,当年听说大书法家米芾有见奇石而拜的癖好,暗自称笑,我是错了。如今,见到“担当”奇石,我也应深深“三拜”才是。


永康日报 西津吟风 00014 2021-05-21 永康日报2021-05-2100008;永康日报2021-05-2100009;永康日报2021-05-2100010;4120230| 2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