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长于战车前 被命名为“车前草”
含有大量寒性成分,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用
□记者 吕琳萍
提起“车前草”这个名词,大部分年轻人也许会感到十分陌生,但是作为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车前草在我市农村遍地可见,而且数量众多。
车前草,又名车轮草,顾名思义,是从车下轮间没有被碾压过的点点空间中钻出的野草。因为叶子形状神似猪耳朵,所以又称“猪耳草”。车前草的生命力极强,它极易生长在屋舍旁、山野间、花圃里或者河边,只要有泥土的地方便能寻见它的身影。
记者第一次见到车前草还是在小时候,因为它叶子呈莲座状,穗状花序呈细圆柱状,花序梗上疏生了白色的短柔毛,心生喜爱,便摘了回家,放进罐子里捣鼓。后来才知道摘回家的叶子是车前草,花序上面一粒粒的“黑芝麻”便是车前子,也是一味中药。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车前草的名字源于汉代,传说一名将军出征时,因不熟悉地形,军士和战马都被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战士和战马因缺水得了“尿血症”,可当地黄沙漫天、人迹罕至。正在将军头疼之际,一名马夫发现有些战马安然无恙,是因为吃了地面上一片像牛耳形的野草。为证实其效,马夫亲身试验并及时上报给将军,所有将士服用此草后,尿血症果然痊愈了。将军一看此草生长在战车前面,便将此命名为“车前草”。
在农村,许多人会拿车前草泡茶喝。每年盛夏,家住西溪镇的吕兰庭就会走到田边摘几株车前草,晒干后,用它泡一壶草茶,待孙子疯玩回来时,让他将温热的茶水喝下。“喝起来有点凉,味道微苦,但又会有一丝清香。”吕兰庭说,这茶水啊,可以降火。
除了泡茶喝,车前草还有多种吃法,在4月-5月,采摘其幼苗,择洗干净后,用沸水轻煮,晾干后便可和肉末一起加入调味料搅拌成馅,也可凉拌、炒食。同时,在水中加点车前草用于泡脚,利于睡眠。
药用价值
车前草不仅可以食用,它还是一味中草药材,全草和种子都可入药。在《药性赋》中便有记载:“车前子止泻小便兮,尤能明目。”
随着临床医学的应用,车前草的功效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车前草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是利水渗湿中药,味甘,性寒。主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等症状。
而车前叶不仅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还可作用于呼吸中枢,能增进气管、支气管黏液的分泌,有明显的祛痰、抗菌、降压效果。
车前子是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相关药理表明,车前子有保肝、降胆固醇、祛痰、镇咳、预防肾结石形成、缓泻、抗炎等作用。
车前草虽然有多种功效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茶喝,也不能多喝。因为车前草本身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含有大量寒性成分,如果脾胃虚寒或本身就是寒性体质的人群,喝了它后,体内寒性物质会增加,加重症状,从而诱发多种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