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好党建引领“一颗子”
激活乡村振兴“整盘棋”
杜山头村
■“党建细胞”大比拼系列报道⑤
□记者 徐敏 实习生 陈诗璐
本报讯 14日,经济开发区杜山头村集市内各家摊贩经营秩序井然,前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在该村综合大楼边上的广场,村民杜女士发现新增文化元素,给广场增色不少。“现在村里已经大变样了,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我们在家门口不仅坐享租金收入,还可以每年领到分红,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呢。”杜女士说。
谁能想到三年前,杜山头村还是开发区有名的落后村,不仅钢棚菜场乱糟糟、池塘死水臭烘烘,还存在危房违建到处有、道路两侧脏乱差的现象,加上一些历史遗留原因,该村村集体经济陷入负债累累的“窘境”。
可在短短三年间,杜山头村快速转入通往“金山银山”的快车道,变成生活富足、治理有序的示范样板村。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该村用好了党建引领“一颗子”,激活了乡村振兴“整盘棋”。
自2017年村级组织换届以来,该村村两委班子坚持党建引领,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以拆违治危、壮大村集体经济、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工作为抓手,在大美乡村、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村庄是村民的村庄,建设发展,村民最有发言权。要干,就要干村民打心眼里欢迎的事。”杜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周红权说。该村紧握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这根杠杆,盘活和优化村里资产,壮落后村“筋骨”,鼓集体“腰包”,赢村民信任,让乡村振兴“活”起来。
说干就干马不停蹄。杜山头村村两委重新规划设计改造闲置的综合大楼,并规范招投标引商家入驻。
“综合大楼一楼菜场和边上19间店面的年租金收入达253万元;二楼引进大型超市,年租金收入53万元;三楼至五楼则引进KTV等娱乐场所,年租金收入25万元。这样一来,当年村集体经济一下子就增收331万元。”杜山头村村委会主任杜春喜说。
也就在2017年,铆足干劲壮大村集体经济后,杜山头村村两委班子便将村集体留用地的租金收入作为分红资金,给该村每个社员发了3000元的分红。这对已经10年没有享受分红福利的杜山头人来说,无疑是一针振奋人心的“强心剂”,一下子全村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经过三年发展,杜山头村村集体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特别是去年开始,该村又将村里的老旧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打造成约1.1万平方米的木器加工市场,增加了近200万元的租金收入。
记者在杜山头村一边走一边看,该村村两委在激发乡村振兴“全面造血”能力上可谓面面俱到。去年以来,该村启动了争创小康富裕村、社会和谐村、生态秀美村、交通顺畅村、乡风文明村的“五村联创”工作。全村上下再掀干事创业新热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绘就一幅新时代农村高质量发展全景图。
在杜山头村黄龙路边上,一排排统一规划建造的新房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这是该村危旧房拆移建的建设区块,现在是全村最高档的住宅小区,并有一个比较诗意的名字——望江雅苑。
而在该村的微型消防站,除了有微型消防车,灭火器、水枪、水带、斧子、防护服、帽子、呼吸器等各种灭火设备,该村还专门组建村级消防队,每天都有人值班,全面配强消防安全力量,让村民生活更有安全感。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坚持党建引领、坚定发展信念的村两委班子,带领一群有担当能干事的基层铁军队伍,才有集体经济不断“强”起来、村庄面貌不断“靓”起来、村庄交通不断“畅”起来、和谐村风不断“聚”起来的杜山头村。
面临村级组织换届,但杜山头村的各项工作依旧有条不紊,周红权和杜春喜这对“领头雁”,一边忙着对争创省级民主法治村工作的查漏补缺,一边又创新谋划,借力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拟打造独具特色的宜业宜游的夜市市场,进一步丰富村庄市场业态,增强乡村振兴实力。
杜山头村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