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科教视窗

文章导航

  西城街道郎下村外嫁女外孙女回乡免费授课

  “公益假日课堂”让孩子乐享暑假

  □记者 潘燕佳

  本报讯 “在教小朋友们画画的是我们郎下村的外孙女潘雨轩。除了她,还有其他人来给放暑假在家的小朋友们上课。”3日,西城街道郎下村“第一书记”(联村干部)徐生健介绍,今年该村“春泥计划”活动迎来了不少郎下村的外嫁女和外孙女,她们回乡开设了“公益假日课堂”,让放暑假的小朋友们度过快乐、安全的暑假。

  潘雨轩今年就读大二,她说:“我学的专业就是师范类,这次也算是让我提前实习了。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我觉得可以用美术加上美丽郎下的元素,制作一些美丽乡村的“周边”(动漫相关产品),为乡村振兴助力。”感受到家乡的美丽蜕变后,她还计划以后和写生的同学一起回到郎下村,用画笔勾勒出郎下村的“美貌”。

  在村文化礼堂内,记者看到几个小朋友正专心致志地创作。他们结合日常的观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五彩斑斓的画笔在纸上画出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垃圾分类要从孩子抓起,孩子们通过画笔展示了垃圾如何分类。我们将通过展示孩子们的画作,让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助力‘四城联创’。”徐生健说。

  有了“公益假日课堂”,郎下村小朋友们的暑期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周一至周五晚是素描课,每周六、周日早上9时至11时是彩笔绘画课,晚上7时至9时是音乐课。授课的有的是就读师范专业的在读大学生,有的是刚考入大学的准大学生,还有的是专业音乐老师。

  “每到暑期,孩子的安全总是牵挂着家长的心。现在村里开设了‘假日课堂’,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保障了孩子的安全。”说起“假日课堂”,村民们纷纷点赞。

  据了解,为了丰富农村孩子的暑期生活,西城街道各村每年都会在暑期开展积极向上、寓教于乐的暑期教育活动,切实发挥“春泥计划”的积极作用,使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满足、成长环境不断优化、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永康日报 科教视窗 00013 2019-08-07 永康日报2019-08-0700005;永康日报2019-08-0700006 2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