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美食吃货

文章导航

  山野珍馐地木耳

  地木耳,又名地皮菜、地皮菌、雷公菌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相比木耳,地木耳体积更小,口感更爽脆。市民喜欢将地木耳与雪菜爆炒,食之润而不粘,爽滑不腻,一股山野的清香在舌尖久久萦绕。

  儿时餐桌上的珍馐

  几天大雨过后,象珠镇楼下陈村田野中,陈荧正在专心寻觅和采摘一种在永城田野常见的野生食材——地木耳。陈荧要赶在天气晴朗之前将地木耳摘取回家,为家人做一席充满回忆的地木耳宴。夏天是地木耳生长最好的时节,刚露出来的地木耳,颜色鲜艳一些,呈微黄或蓝绿色,玲珑剔透,半透明状,闪闪发光。

  在陈荧童年的记忆里,乡下物资匮乏,吃不到新鲜美味的菜肴,于是雨后捡地木耳,吃顿美味的地木耳炒肉,成了人们的享受。“小时候就特别盼着下雨,这样就可以和小伙伴们挎着竹篮子,穿着蓑衣去山坡上捡地木耳了。”他说。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对于陈荧来说,朴实的地木耳是大自然的恩赐,不仅丰富了儿时贫瘠的味蕾,还能重温童年的快乐,更是内心深处那股淡淡的乡愁。

  捡地木耳是一门学问

  捡地木耳有学问讲究,长在草丛里的地木耳虽然长得肥嫩,但附在上面的杂草和泥巴不易清洗。一般有经验的人,都会选择长在石头上面的地木耳。“下过雨之后,石头被雨水冲刷干净,长在石头上的地木耳比较干净,清洗起来省时省力。”陈荧说。

  捡回的地木耳需经过挑、捡、洗等工序,才能做成美味的佳肴。由于地木耳比较小,又软又嫩,清洗地木耳中掺杂的杂草和泥巴就成了整个工序中最烦琐的步骤。如果洗不干净,吃起来就会有牙碜的感觉,完全丧失了地木耳本真的口感。

  陈荧将新鲜的地木耳用温水反复冲洗,直到盆中的水清澈,再沥干。“把捡回来的地木耳先用开水冲一冲,撒上些盐,这样地木耳会胀大,容易清洗杂质,而且口感也会更有弹性。多的留一部分晒干储存,冬天烧火锅、煲汤都能吃。”他说。

  待油沸腾,陈荧将雪菜和着姜、蒜一起放入锅中,让辅料和调料的味道充分溶入油中。此时,将洗净沥干的地木耳倒入其中,在大火上轻轻翻炒2分钟。这样既保留了地木耳的鲜香,又保持了它原生态的形状。翻炒太用力,容易破坏地木耳的外形和口感。翻炒时间太长,地木耳会变成“一锅粥”。起锅前加入葱花、香菜,一道传统风味的雪菜炒地木耳就完成了。一口吃下去,满嘴的浓浓香味。

  ”

  扫一扫

  加入美食群

  每个永康人的记忆中,总有些味道,在时间的沉淀下愈发香醇。这味道可以是街坊小吃,亦可是登入大雅之堂的佳肴。每个味道的背后或是乡愁,或是儿时记忆,都是一段历久弥新的故事。


永康日报 美食吃货 00012 2018-06-01 永康日报2018-06-0100006;81303;永康日报2018-06-0100009;81306|;永康日报2018-06-0100010;永康日报2018-06-0100007;永康日报2018-06-0100008 2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