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Q来Q去

文章导航

  在公共场所遇到“熊孩子”你会怎么办

  主持人:

  “熊孩子”,几乎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追跑打闹;来家中串门,乱翻东西;不分场合做很多让人头痛的“恶作剧”。的确,遇到这样的“熊孩子”,旁人可以指责、嫌弃,说他们“没家教”。可是,当你遇到“熊孩子”时,或当这个“熊孩子”是你的孩子时,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工藤小兰:

  觉得孩子吵闹影响到自己,可以提醒他们的家长。而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带花纹的云彩:

  有一次我搭乘电梯,一帮“熊孩子”在电梯上跑上跑下、追逐玩闹。突然我被一个小孩从后边撞了下,穿着高跟鞋的我一个踉跄,差点往前栽倒,吓出一身冷汗。而那些“熊孩子”则跟没事一样,继续在那玩。平时,我们在动车、商场、餐馆等公共场合都能看到孩子们乱跑乱叫的场景。有些孩子的家长压根就不管,他们觉得这是孩子的天性释放,无害的……

  月亮弯弯:

  碰到“熊孩子”,我一般都是自认倒霉,默默忍了。但有一次,我在电影院看电影,一个“熊孩子”坐我后面,两脚一直蹬踩我的座椅背,弄得我无法集中注意力看电影。实在忍不住了,我就提醒了孩子家长,家长对“熊孩子”进行了制止。但只过一会儿,那孩子又“熊”回来了,我忍无可忍,只得提前退场了。我想,我有孩子的话肯定不会让他这样,如果他无法控制好自己,我宁可不带他来看电影。

  追忆似水流年:

  最怕的还是亲戚朋友家的“熊孩子”,说不得打不得,挺无奈的,只得躲得远远的。记得有一次和较好的高中同学,还有她十岁的表妹一起出去玩。我买了件小玩意,她表妹看见了非常喜欢,就抢走了,还任性地用脚踩我。我同学一句话都没有。我尽管内心不快,但也忍了,以后坚决找理由不和她表妹一起了。

  乧丫:

  现在的动画片对小孩也有影响,像《熊出没》《猪猪侠》之类的,老是打啊杀啊的,小孩看了就记住了。孩子是纯真的,可塑性很强,关键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

  墨菲:

  说真的,我挺讨厌“熊孩子”的,但更讨厌的是“熊家长”的态度。对于孩子在公共场所影响到他人,他们通常不管不教不制止,你若上前理论,有些家长还会来这么几句,他们还是小孩子啦,和小孩较什么劲。真是无语。

  Hedgehog:

  什么样的才算是“熊孩子”呢?在我看来,孩子在公共场合正常玩耍、偶尔吵闹是可以容忍的,毕竟他们还小,天性爱玩。但如果是出现倒地撒泼、尖叫不断,严重影响他人的,或者是发生在电影院、图书馆这类安静场所的,家长则应当有所行动。但我经常能在商场里看到孩子肆意尖叫打闹的,其父母就坐在边上淡定地玩手机,也不管一下,更不会意识到这已对他人造成了影响。孩子不懂事就算了,关键是父母应该懂。

  圆圆:

  还是多些包容吧。以前我也碰到过在公众场合吵闹的“熊孩子”,家长进行管教了也没什么效果,那会儿觉得这样的家长好失败。可自己为人父母后,才体会到做家长的不易。特别是两三岁的小孩,和他们讲道理一定要用小孩子能听得懂的方式去讲,否则就是徒劳。

  红枫叶:

  当下,家长对“熊孩子”的态度两极分化严重,要么是过度宠溺、放任,要么就是棍棒教育、过度严苛,这样的教育理念都不可取。家庭教育其实很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孩子两岁不到,在我和他爸爸的带动下,他已经养成了垃圾一定要扔到垃圾桶、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会说“谢谢”等习惯。当然他也有缺点,但我们会努力慢慢引导他改正。


永康日报 Q来Q去 00013 2018-05-31 永康日报2018-05-3100010;永康日报2018-05-3100012 2 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