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汉高祖后裔 烈士金丁亥故乡
金
坑
●金坑村
◎唐先镇
2 1 7 省 道
□记者 黄高浪
“五指岩前生姜奇,金坑下位做畚箕”。旧时因畚箕而闻名的唐先镇金坑村位于群山环绕间,此地恬静优美,山清水秀,有诗云“山环水绕,罗列其中者,俨然一壮丽之奇观也。”
金坑村山多田少,村民勤劳好客;周边有五指岩、九泄潭、石牛山等风景区环绕;村中的“千年银杏”更被誉为“今古奇观”。
汉高祖后裔
由刘改金,刘金同宗同源
据《永康县地名志》记载:金坑村,村民姓金,地处山坑,故名金坑。村呈人字形,通公路。是我市早期共产党员金丁亥出生和长期活动的地方。
唐先镇金坑村位于我市北部山区,毗邻下位、里岭脚、周坑村。东与东阳、北与义乌接壤,是永康、东阳、义乌三县(市)的分界处。现全村有350多户,1000多人。
据《金川金氏宗谱》记载,金坑村先祖乃汉高祖后裔。先祖名刘辉,因聪慧有德,被汉光武帝刘秀封为“义阳王”,号“乌伤郡王”。
后传至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廿六世孙刘圻为越州刺史。因当时钱武肃王讳鏐,与刘(劉)同音,为避讳,遂“劉”字去卯、刂而留金,以示本姓不改。
过四代,大宋一统后,因不必避讳,故将民籍子孙复姓为刘,而军籍子孙则仍为金姓。故刘金家谱上皆有“刘金无二姓”“刘金不通婚”“刘金是一家”“活金死刘”等记载。
烈士故乡
革命烈士金丁亥美名远扬
金坑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亦多有名人志士传世。抗日战争时期,该村就出了一位革命烈士金丁亥,他的故事在整个金坑村及附近村镇都是家喻户晓。
金丁亥生于1891年,自幼家贫,苦难的生活使他萌生了革命的思想。遂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初便任中共永康县委常委,并于同年二月到鱼曹头组建中共党支部。
1929年8月,金丁亥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书记,后永康党组织遭到破坏,金丁亥便转移到了浙北一带,参与了红十三军第三团的组建工作,并任红三团训练部负责人。
1946年,金丁亥返回永康,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曾任路南地区政治交通员。永康解放后,又任永康县救济院院长。
数十年的革命岁月,金丁亥曾两次被捕入狱,但他从未放弃对革命的信仰。不论在哪里,不论生活多艰难,他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位共产党员,无怨无悔地为革命奉献了一切。
1950年9月,因积劳成疾,金丁亥不幸逝世,死后被追认为烈士。在我市的刘英烈士陵园中,就有着革命烈士金丁亥的记述。
金丁亥虽死,但他忠于革命、忠于党的精神却永远地流传了下来,激励着后代子孙们奋发向上,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