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群山环抱 古时驻兵扎寨
寨
口
东 永 高 速
●寨口村
□记者 章琛
素有“蜜梨之乡”的西溪镇寨口村位于永磐公路旁,全村有567户,1500余人。有黄、陈、颜、周等姓。其中,黄姓占97%。
据《永康县地名志》记载,该村建村于上岩山老鸦翼南麓,东北狮象守门、西南皆山,东溪绕流村前,形势险要。据传古时农民首领老荷曾在此驻过兵、扎过寨,故名寨口。
黄香后裔
寨口蜜梨声誉四方
寨口村全村群峰聚秀,呈环珠抱玉之形胜。村中有一绿水,名为“寨溪”。它由东往西将村庄分成两部分,溪上有五桥横跨,溪旁处处是香桂绿柳,旧宅新楼各具特色。有诗云:“一溪清流浮半月,五桥会意嬉来龙。堂屋画栋存古韵,大道高楼尽争荣。”
《黄氏宗谱》里提到,寨口村黄姓一族为上古颛顼子孙。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将颛顼曾孙陆终的子孙赐封于黄国,黄姓子孙开始繁衍。
73岁的村民黄兴然介绍,永康黄姓始祖名叫黄文简,是汉章帝年间尚书令黄香的后裔,是宋朝元祐年间进士,官拜国子监丞。宋哲宗元祐三年,他因直谏被贬谪永康,居三眼井。后来,他的第七世孙黄灿文(进士)析居胡库。到了黄灿文的四子黄景(县尉),又迁居柏岩,其孙子黄复(省祭)最后定居寨口。
寨口村村民不断进取,依靠该村山林资源发展经济。从1995年开始,该村创建了2000余亩黄花梨、翠冠梨等蜜梨基地,举办了多届蜜梨文化节,成功帮助八成的村民脱贫致富。
都说开山容易守山难,该村村民齐心协力守护绿色资源。目前,植绿工程已初具规模。“爱绿护绿还得深谋远虑,我们要争取让绿化工程向高品质发展。”村支书黄永德说。
秀才举子盛驮牵
不值一个伯端仙
“秀才举子盛驮牵(永康方言,表示很多),不值一个伯端仙”是寨口村流传至今的一句古话。据黄永德介绍,话中的“伯端”全名黄伯端,是该村有名的才子。
相传清朝年间,象牙山南边,寨溪庄上,有一处叫上家的地方,黄伯端便生活于此。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又才思敏捷,常常为村中穷家佃户仗义执言,所以为人称道。
有一年,邻近村庄有三家佃户无法交租。财主们不仅上门揭锅拆屋,还要状告县衙,告这些佃户谋反罪。他们请黄伯端来写状纸,黄伯端连夜就写好后,财主们差仆人将状纸送到县衙。
财主们连等了一个多月,都不见县衙有什么动静,就让仆人前去打听。县官让仆人将信带回。财主们拆开信封一看,只看到三张黑纸,就质问黄伯端:“为什么你写的状纸全是黑的?”
黄伯端不慌不忙地回答:“你叫我连夜写状,不是叫我写黑状吗?我是照你的话去做,错了吗?”
财主们气得说不出话来,佃农们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黄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