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奥会”展望新型大国关系
奥巴马将于10日至12日来华出席APEC会议
![]() |
本届APEC会议举办地北京雁栖湖。 |
![]() |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将于10日至12日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两国领导人将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11月5日至11日,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各项活动,其间11月5日至6日举行最后一次高官会、11月7日至8日举行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11月10日至11日举行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美元首将“对表”
中国版“庄园会晤”?
新一轮“习奥会”将是中美两国元首继今年3月在海牙会晤后的又一次碰面。“两国元首将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对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说。
去年6月,习近平与奥巴马举行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此后,两国元首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中美关系取得重要积极进展。
现在,举行新一轮“习奥会”的条件已经成熟,不久前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访华,中国外长王毅访美等都为新一轮“习奥会”做好了充分铺垫。
“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将聚焦在新型大国关系的坚持和发展上,并对这种关系进行再确认。”阮宗泽说,中美关系将怎样发展,相信两国元首届时都会有表态。
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中美合作愈显重要。中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奥巴马访华,中美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战略互信,减少战略疑虑,增进战略合作,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深入发展。
中国版“庄园会晤”?
去年习近平和奥巴马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两个大国元首的这种“非正式”形式会面,被视为是外交上的新思维、新突破。
“不系领带”会晤似乎已成为近来国际外交场合的一种“时尚”。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表示,中美交往也有这种现象。他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对于“庄园会晤”模式的独到之处,此间舆论指,两国元首在轻松的环境会晤,有利于建立元首间的个人信任和个人工作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非正式”会晤是两国关系深化的结果,两国关系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相比于形式,其实更重实质内容。
舆论纷纷猜测,新一轮“习奥会”或将出现类似于“庄园会晤”的形式。阮宗泽表示,无论是不是延续“庄园会晤”的模式,两国元首都有可能在一些“不系领带”的场合交流互动,这种形式将促进会晤会更加务实高效。
“习奥会”谈些什么?
据中方透露,访问期间,习近平将和奥巴马就深化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阮宗泽认为,中美间的话题甚广,已达到“无话不谈”的程度。
如其所言,从今年3月在海牙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来看,双方从两国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谈到许多实际问题,如气候变化、反恐、打击跨国犯罪、气候变化、朝核、乌克兰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网络安全等问题都交换了意见。
观察者指出,中美在不同时期合作各有侧重。当前,双方不仅要商讨包括经贸等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内容,也应加强在国际上开展的合作,如共同应对埃博拉疫情、恐怖主义威胁、气候变化等。
毋庸讳言,当前中美关系间面临着复杂形势。比如美国一些舆论对中国的发展心存疑虑,过度解读中国的一举一动,并时刻加以“防范”等问题为两国关系发展带来障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后,中美经贸关系会受何影响也令人关注。
阮宗泽认为,在此背景下,借助沟通促进互信、管控分歧格外重要,“如何让合作抵充怀疑的言论和理念,让中美合作的好处大于冲突的好处,这将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很大考验”。
美或将阻挠中国
推动建立亚太自贸区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3日报道称,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与中国在地区影响力及贸易问题上近年来一直有摩擦。消息人士称,美国将“阻挠”中国借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之机,推动建立亚太自贸区(FTAAP)的努力。
报道说,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国力推亚太自贸区协定的签署,从而扩大国际影响力。中国力推的FTAAP提议已多次成为APEC峰会的主要议题。起初,美国也曾推动该协定的达成,但是后来,美国却将主要精力放到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上。TPP谈判由包括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参与,但没有中国。
报道称,对北京而言,FTAAP将确保中国继续优先进入一些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据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TPP协定将导致中国每年一千亿美元的出口损失,因为加入TPP协定的成员国之间贸易额将增多,而与中国的贸易额将减少。APEC执行主任艾伦博拉德称,中国希望重振FTAAP。
据FTAAP谈判代表称,中国“在美国压力下”,已经从计划于APEC峰会闭幕时发表的APEC公报草案中,删除了两项条款。公报将不再称FTAAP为“可行性研究”,也没有说明完成这项协定的目标日期。中国此前曾将2025年作为完成该目标的最终日期。
“美国担忧两种贸易协定同时谈判,将分散TPP可能吸引的注意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伯格斯坦称,“此外,如果美国国会认为中国加入到与美国的(谈判)中,那还将会产生其他的问题。”
北大经济学家卢锋称,中美之间正在上演一场博弈。美国正在推动自己的计划,但中国政府也有自己的计划。
报道评论称,中美此番争锋是近期美国第二次挑战中国的国际经济雄心。西方国家经济官员称,此前美国已经多方游说,阻挠中国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美国辩称,中国主导的该投资银行将会降低其他发展银行所使用的标准,并且它可能主要是用来为中国公司服务。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伯格斯坦评论称,美国的策略很“短见”。它不应阻挠,反而应加入这一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从内部发挥作用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一直在说‘我们希望中国发挥领导作用,’他说。“但是当他们发挥领导作用时,我们又说:‘不,它不满足我们的要求。’”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