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第七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吸引眼球

“秀”出民间艺术宝藏

  第七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吸引眼球

  “秀”出民间艺术宝藏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晓婷) 连日来,第七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展。

  本届展览汇集200余件精选作品,涵盖木雕、竹雕、石雕、瓷器、漆艺、竹根雕、农民画等多个门类,作品凝聚了艺术家的匠心与智慧,于细微处见精神,于造型中显境界。此外,发绣、米塑、烙画等小众民间工艺的亮相,也为观众带来别样的审美惊喜。

  展台上,竹编《节节高》、米塑《五虎将》、缂丝《水乡江南》……一件件独具匠心的工艺美术作品或坚守传统,或推陈出新,在展现创作者深厚技艺和高远立意的同时,也彰显了浙江民间工艺美术的丰富与精美。

  在此次展览中,程氏铜艺第六代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育全的作品《金蕴贵香》成为展览亮点之一。这套紫铜雕茶具借鉴战国时期青铜器曾侯乙尊盘的纹饰,赋予茶具深厚的历史韵味,也是铜雕工艺“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尝试。“通过这样的展览平台,永康民间工艺得以在交流中不断汲取养分,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程育全说。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工匠潘金松此次带来石雕作品《石窟梵境》与《溪山雅韵》。作品以泰顺石为材,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纹理与色彩,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意境融为一体,既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也传递出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王向东的木雕作品《梵音妙舞》,以木雕技艺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通过声光电的巧妙融合,实现了古典意蕴与当代审美的对话。在他看来,永康浓厚的工艺美术氛围和高水平的观众互动,对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激励。

  “没想到米塑作品可以做得如此精美,实在令人惊叹。”来自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舒杨喆说,这次展览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拓宽了创作视野。

  从精雕细琢的石木工艺,到细微之处的别样天地,第七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如同一扇窗口,让深藏于民间的艺术宝藏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秀”出民间艺术宝藏 2025-10-18 永康日报2025-10-1800008;永康日报2025-10-1800010 2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