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旺起来 让农户富起来
秀岩村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以“青春密码”破题乡村振兴
让乡村旺起来 让农户富起来
秀岩村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以“青春密码”破题乡村振兴
青年入乡 筑梦永康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自从在这开了家咖啡店,我找回了久违的‘家’的感觉。”10月13日,在唐先镇秀岩村,创业者王小虎说出了不少在秀岩村扎根青年的共同心声。和他有相似经历的,还有“绿番茄书店”店主王剪,她曾从未想过能在乡村开一家书店,更没想到闲置老屋会变成村民的“精神充电站”。
创业青年从“不敢想”到“踏实干”,靠的是十足底气。这份底气,来自秀岩村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的独特运营模式。该站点负责人李华栋介绍,秀岩村有天然生态优势和业态基础,站点并未局限于单一招聘功能,而是推动青年与乡村“相互融合、互相成就”,把生态与业态优势,实实在在地转化为青年逐梦的底气。
为降低青年创业门槛,秀岩村推出一系列硬核支持政策:开放书店、小酒馆、艺术商店等优质空间,提供最高三年租金减免;联合永康农商银行开通创业贷款绿色通道,破解资金难题;把相关部门的政策“明白纸”送到创业者手上。“我们要让青年知道,来秀岩创业不是单打独斗,整个村子都是他们的后盾。”李华栋说。
除了为创业者筑牢后盾,该站点也为就业青年搭起成长平台。24岁的晓舍民宿管家子菁,在秀岩村跳出了单纯登记退房的工作模式:参与活动策划、带客人体验自然科学,还通过培训学会视频运营,如今已能独立拍摄民宿宣传视频。“每周周例会、每月专业培训,这样的就业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每天都有劲。”子菁说。22岁的研学导师俊凯也感受到这份“成长温度”:刚毕业的他在这里实现“零成本”扎根,还能把专业用在乡村建设上,心里特别踏实。在秀岩村,像子菁、俊凯这样的青年还有不少,他们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成长,实现着自我价值。
青年的到来,也给秀岩村注入新活力,让乡村旺起来、农户富起来。“以前村里年轻人少,冷冷清清的,现在咖啡店、小剧场都开了,周末还有年轻人教我们跳广场舞。”72岁的村民王阿婆笑着说。更让村民开心的是,年轻人脑子活,主动帮着卖村里的葡萄、生姜等农产品,村民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
如今,秀岩村已吸引30余个业态扎根,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50余名青年入乡工作,初步形成“就业创业在乡村、成长成才在田野”的青年发展新模式。走在秀岩村,处处是青年活力:“村BA”赛场上,青年球员挥洒汗水,为村民带来精彩赛事;自然学校里,青年导师带着孩子探索自然奥秘,播撒科学种子;文创店里,青年设计师把乡村元素变成时尚产品,让乡村文化焕发生机。
青春的力量还在延续。“下一步,我们要建数字游民旅居基地、策划‘青年乡村艺术节’,让秀岩不仅留住青年人,更能留住青年的心。”李华栋说,他期待更多青年来这里,“乡村给青年搭舞台,青年给乡村带未来,这正是秀岩作为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最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