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故事诗文(一)
![]() |
![]() |
![]() |
![]() |
![]() |
![]() |
胡公故事诗文
(一)
胡亦
《胡公故事诗文》按语:
前不久,胡联章著作《胡公故事》在本报连载(共五期)后,各方反响良好,有不少读者建议:胡公故事能否持续延伸、扩展,以进一步传播与弘扬胡公文化。我们深表感谢!本报从本期开始,将刊出胡亦所撰《胡公故事诗文》(共26首,分四期刊发),格律不拘,雅俗共赏,重在交流,以飨读者(配图AlGC,由雨泽助制,供参考)。
胡公诞瑞
胡公诞瑞
库川云瑞布奇彩,胡府家祥毓俊才。
画嶂东连含翠霭,双津西接缀青苔。
田翁忘耒瞻佳气,慈母萦心梦璧台。
破晓一声啼彻曙,名留史册济时来。
注释:
库川: 胡则出生地(今浙江永康胡库村);
画嶂: 如画的山峦,此亦指画眉岩;
双津: 指当地(胡库)两条河流交汇处;
耒: 农具,代指耕作;
璧台: 玉饰台榭,喻高贵吉祥。
全诗以“祥瑞”为主线,首联写胡则出生地祥云缭绕、家族吉兆,颔联铺陈山水形胜,颈联通过田翁忘耕、慈母梦兆的细节,侧面烘托诞生异象,尾联“破晓啼彻”暗喻英才问世,“名留史册”,直抒其历史地位。虚实结合,既咏降生场景,又颂人物品格。
天门立志
天门立志
十岁透关朝气雄,大悲寺里谒禅宫。
丹崖削壁凌霄汉,飞瀑流泉映日红。
翁赠山鸡承瑞泽,手传圣典启灵聪。
苍鹰振翅青云上,誓学争辉贯彩虹。
注释:
透关:方岩天门,也喻少年聪慧过人,初悟世事;
禅宫:此指方岩大悲寺;
苍鹰振翅:以雄鹰高飞喻少年凌云之志。
全诗以“悟道立志”为主线,首联写十岁胡则锐气初露,颔联以丹崖飞瀑的雄奇景色烘托豪迈气概,颈联通过“翁赠山鸡”“手传圣典”,暗寓贤达启蒙与天赋开启,尾联“苍鹰”“彩虹”意象收束,将少年立志的豪情推向高潮。
紫霄向学
稚子丹心向学林,紫霄晓露诵声沉。
灵溪漱玉鱼栖藻,芝圃流芬蝶绕襟。
麦饼香浮村舍暖,松窗月照古潭深。
一朝悟得青云志,不负晨钟暮鼓音。
注释:
学林:指求学之路;
紫霄:永康芝英紫霄观,少年胡则的启蒙之地;
漱玉:形容溪水清澈如玉;
芝圃:种植香草的园圃,也喻清雅环境;
松窗:松木窗,指书房;
晨钟暮鼓:指寺庙早晚钟鼓声,此喻日夜苦读的时光。
全诗以“紫霄向学”为主线,首联写稚子向学之心,颔联、颈联以灵溪、芝圃、麦饼、松窗等意象,勾勒出清幽而励志的求学环境,尾联“悟得青云志”点明主旨,将自然之景与少年胡则的壮志融为一体。
担薪苦读
担薪苦读
担薪负笈冒风尘,穿巷走街多苦辛。
灯影微光映书暗,宵窗冷露滴阶新。
师怜炊断爱弥重,徒拥书眠志益真。
莫道途穷无壮志,青云路上自逢春。
注释:
担薪负笈:背负行担柴薪与书箱,喻求学艰辛;
宵窗冷露:深夜寒窗的清冷露水;
爱弥重:此指师父因怜惜而更加关爱。
全诗以“贫而好学”为主旨,首联直写担薪求学的艰辛,颔联“灯影”“冷露”勾勒寒夜苦读画面,颈联通过“师怜炊断”“徒拥书眠”的细节,凸显师徒情谊与少年胡则的意志,尾联以“莫道”“自逢春”转折,将苦难升华为励志力量,于困顿中见风骨,再现胡公早年的成长轨迹。
峰顶砥砺
峰顶砥砺
绝顶磬声禅静悟,科场初试展锋芒。
五峰石室穷经史,九壑云崖伴夜凉。
晨露每随残月影,书声常逐曙霞光。
一朝雁塔题名后,八婺文星耀玉堂。
注释:
禅静悟:在禅意中领悟治学之道;
五峰石室:在永康方岩的五峰;
雁塔题名:唐代进士及第后在大雁塔刻名,代指科举成功;
玉堂:指朝廷殿堂。
全诗以“峰顶砥砺”为枢纽,首联“禅静悟”与“展锋芒”形成精神转折,中两联“五峰石室”“九壑云崖”勾勒苦读环境,“晨露残月影”“书声曙霞光”凸显昼夜勤学,尾联“雁塔题名”“文星耀玉堂”以辉煌意象收束,展现从勤学悟道到科举扬名的奋斗轨迹。
太宗赐名
太宗赐名
御笔除瑕赐美名,丹心守道著英声。
茅檐旧字藏鸿志,金殿新题耀帝京。
归里万人空巷陌,登科一赋动公卿。
自兹立志清如水,不负君恩与庶情。
注释:
御笔除瑕:太宗皇帝亲自为胡则修改原名赐新名;
茅檐旧字:代指早年贫寒时的墨迹;
金殿新题:指胡则在朝廷获得功名后的题诗;
登科一赋:科举及第的文章震动公卿;
庶情:百姓的期望。
全诗以“赐名”为聚焦点,首联写皇恩与初心,颔联“茅檐”“金殿”对比凸显人生跃迁,颈联以“万人空巷”“一赋动公卿”渲染成就,尾联“清如水”收束,点明“不负君恩庶情”的核心,展现胡公由布衣到名臣的成长启航。
献策镇西
献策镇西
西鄙烽烟急奏章,书生投笔赴戎行。
力排众议请军饷,细察军情备战粮。
面圣陈情服台宦,披图经略胜朝郎。
先机驱寇安西域,建立功勋固国疆。
注释:
西鄙烽烟:西部边境的战事警报;
请军饷:请求增拨军费粮草;
面圣陈情:当面向皇帝陈述军情;
服台宦:使朝中官员信服;
披图经略:翻阅地图谋划战略;
胜朝郎:才能胜过朝廷专职武官;
全诗以“献策镇西”为主线,首联“投笔赴戎”破题,颔联“请军饷”“备战粮”写务实举措,颈联“服台宦”“胜朝郎”显智谋过人,尾联“驱寇安西域”收束于功勋成就,凸显胡则临危受命的担当与文武兼修、经世致用的才略,于叙事中见豪情。
(待续)
胡公文化 总第187期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 胡公书院 主编:胡联章 支持:古山镇党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