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揆:警徽下的青春答卷
![]() |
![]() |
![]() |
好民警好故事
朱伟揆:警徽下的青春答卷
接处警时,他能解千家愁;打击违法犯罪时,他敢啃硬骨头。他就是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民警朱伟揆。
2020年,刚从警校毕业的朱伟揆便将“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提升服务效能,他以勤为径,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于2024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用法律知识为执法添翼。
朱伟揆(左一)开展日常巡逻
朱伟揆为独自回家的小女孩撑伞
朱伟揆 (左一)开展日常工作
于危急时筑牢防线
接处警是朱伟揆从警后的第一堂“必修课”,从最初跟着老民警“打下手”,到独当一面为民解忧,朱伟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从“新兵”到“骨干”的蜕变。
2023年秋,辖区某夜市的街头客流如织。突然,一名醉酒男子挥舞着手中的酒瓶追打路人。接警后,朱伟揆立刻带队赶往现场。
为了保障周围群众的安全,朱伟揆立即让同事对现场进行疏散。他自己则缓慢靠近该男子分散其注意力,并耐心与他交流以稳定其情绪。
随后,朱伟揆果断冲向前,用双臂将男子牢牢锁住。挣扎过程中,男子狠狠咬住朱伟揆的手臂。但朱伟揆强忍疼痛,直到该男子情绪平复,确保现场群众安全后,才安心处理手臂上的伤口。
凭借日常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朱伟揆获得省级平安先锋称号。而手臂上留下的那道疤,是他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最有力证明。
于乱象中精准亮剑
参加工作以来,朱伟揆始终把为市场护航当作肩头重任之一,对每条可疑线索都紧抓不放。“市场要安心发展,就得有个清朗的环境,我们要把好这道关。”他说。
2025年4月,朱伟揆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店铺以极低的价格出售香烟,疑似假冒伪劣产品。发现异常后,他主动请缨,对此事展开调查。
经过大量走访取证工作,朱伟揆准确掌握了店铺概况,并暗中记录下他们的进货渠道。
随后,朱伟揆迅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启动协作调查机制。通过对店内香烟的分析取证,他确认店内香烟为假冒伪劣产品。
经过缜密侦查和研判,朱伟揆掌握了制作假冒伪劣产品团伙的身份信息和经营情况。
证据确凿后,朱伟揆和同事开展统一抓捕行动,现场查获大量假冒香烟,有效净化了市场烟草流通秩序和经营环境。
于细微处传递温情
“谢谢”二字,有时无需声音的传递,却能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
2024年12月20日,在派出所接警大厅,一名男子不断地用手比画着,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正在值班的朱伟揆意识到他是聋哑人后,转身从抽屉里拿出纸和笔。
随着笔尖在纸上划过,断断续续的字迹拼凑出他的故事:陈先生从安徽到永康打工未果,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着落,还与朋友发生了矛盾,争吵过程中不慎划伤手背。 注意到陈先生左手背上还渗着血迹,朱伟揆立即带着陈先生前往附近医院处理伤口。
朱伟揆贴心地为陈先生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又帮其联系了救助站,帮他规划好回家的路线。
握着温热的饭菜,陈先生眼眶泛红,在纸上用力写下“谢谢”。朱伟揆笑了笑,将带着些许手掌余温的纸条塞进口袋,转身投入值班工作。
如果说,朱伟揆的藏蓝青春是一首写在街头巷尾的诗,那字里行间都是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深刻注解。他用脚步丈量平安,用智慧破解迷局,用心用情书写不平凡的青春答卷。
通讯员 胡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