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Q来·Q去

让更多人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从等待救援迈向人人都能救

  让更多人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从等待救援迈向人人都能救

  孙:

  前几天,我们公司开展了一场生动实用的气道异物梗塞急救知识培训。现实生活中,面对异物卡喉、心搏骤停、运动性晕厥、溺水等突发事件,如果处置及时妥当,是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

  主持人:

  是的。为此,这几年我市全力推动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宣传普及,不断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孙:

  在突发的意外面前,时间往往就是生命。医学界常说“黄金四分钟”,意指心跳骤停后的四分钟,是决定生死的关键窗口。现实生活中,面对有人突发心梗,能否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往往取决于身边有没有人懂急救、会急救。

  主持人:

  一个简单的心肺复苏动作,一次果断的海姆立克急救,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

  孙:

  所以,让更多普通人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意味着社会从“等待专业救援”迈向“人人都能急救”,这是观念的转变,更是对生命的守护。

  主持人:

  急救技能通过培训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演练,可以在关键时刻转化为行动。

  孙:

  这就需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要把急救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心肺复苏等基础技能,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人人学急救”的意识。要推动急救培训常态化,企业、社区、机关都应成为“急救课堂”,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实训。要加快公共急救设施的普及与规范,AED等设备应像消防器材一样,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

  主持人:

  人人学急救、个个会自救,这才是终极目标。

  孙:

  是的。设想一下,当每一个村、社区都有懂急救的人,当公共场所随处可见AED设备,那么整个社会的安全指数将被成倍提升。这不仅是“生命守护”的具体举措,更是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有力补充。

  主持人:

  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要注重参训者的动手能力培养,既要掌握要领,更要做熟动作,这样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才能科学正确施救,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孙:

  当前,在全面普及全民急救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加快急救设备的广覆盖,加快在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并绘制急救设备“电子地图”。让需要的人,在关键时刻“有得用”“找得着”“用得好”。在此基础上,还要借助短视频等传播手段,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扩大应知应会的覆盖面。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Q来·Q去 00005 让更多人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从等待救援迈向人人都能救
2025-09-18 永康日报2025-09-1800006;永康日报2025-09-1800010 2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