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佳作收纳员

《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世界的边缘
呼唤爱

  《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世界的边缘

  呼唤爱

  翻开《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呐喊仿佛穿透纸页,与每一代青春校园里的迷茫身影产生共振。

  这部小说由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当时,正处于战后美国物质丰裕却精神空虚的时代。塞林格以16岁“叛逆少年”霍尔顿的独特视角,撕开成人世界的虚伪与功利,精准勾勒出青春少年的迷茫、反叛与挣扎,为无数在校园中感到格格不入的年轻人,写下了一封关于成长的“心灵独白”。

  小说讲述了霍尔顿第四次被潘西中学开除后,在纽约街头游荡的三天历程。表面看,这是一个问题少年的堕落故事;实质上,这是一场针对虚假世界的精神出走。霍尔顿厌恶校园里的伪善氛围,憎恶成年人的虚与委蛇,他用“假模假式”一词犀利地剖开世界的伪装。他各种“叛逆”行为,不过是一个敏感灵魂在对抗异化世界时的笨拙自卫。

  霍尔顿梦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边抓住奔跑的孩子,防止他们掉下悬崖。他想要守护的不仅是孩子的安全,更是那份成人世界已然失落的真诚与童真。在青春与成年的交界处,霍尔顿拒绝向虚伪做作的成人世界妥协,而是怀揣着对童真、善良与美好的执念,愿以单薄身躯、赤子之心,捍卫纯真不受侵蚀。

  《麦田里的守望者》真实地呈现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在迷茫中寻找真我,在反抗中获得成长。霍尔顿的喃喃自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那种焦虑、愤怒又脆弱的声音成了无数青年的心灵代言。

  70多年过去,霍尔顿的声音依然鲜活有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麦田”,在这片麦田里,叛逆是那抹独特的色彩,纯真是那束恒久的阳光,它们交织在一起,如阴阳相生、相互补给。每个青春都需要“守望者”,守护着那些可能坠落的纯真灵魂。

  融媒记者 郑旭华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佳作收纳员 00004 在世界的边缘
呼唤爱
2025-09-01 永康日报2025-09-0100011;永康日报2025-09-0100008;永康日报2025-09-0100012;23658913;永康日报2025-09-0100019;永康日报2025-09-0100018 2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