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青年入乡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浙江山海公厨打造人才兴农新样板

  青年入乡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浙江山海公厨打造人才兴农新样板

  编者按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青春逐梦,乡野为家。“建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1000个”是2025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我市高质量推进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走出了一条“青年与乡村双向赋能、产业与人才互促共进”的特色路径,让入乡青年有了扎根的土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的动能。今日起,本报开设“青年入乡 筑梦永康”专栏,记录入乡青年的奋斗故事,透过一个个鲜活案例、一组组扎实数据,展现站点建设的创新成果,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新变化、青年成长的新可能。

  青年入乡 筑梦永康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晓婷) 近日,记者走进浙江山海公厨科技有限公司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只见6000平方米的净菜无菌加工车间里,新鲜蔬菜经过标准化清洗、精准切配、深度去农残、快速脱水和洁净包装,悄然升级为“免拣、免洗、免切”的优质净菜。每一份净菜都拥有“身份证”(识别码),自动分拣机器人精准抓取、智能识别后,将菜品放置到指定托位,由AGV机器人运往发货区。

  负责该公司产品视频宣传的“95后”青年林潇敏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永康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本地的黄桃、雪菜等一批平日里深藏于田间地头的传统农产品,通过她的视频创意改造焕发新生,实现了传统农产品与新消费场景的有机融合。

  “我们不是简单卖货,而是让好的农产品搭上新潮流,让深山好菜走出山海。”林潇敏说,“我们打造成功样板,积累经验,吸引各路人才,特别是更多年轻人从事现代农业。”

  除了视频推广,林潇敏的团队还依托本地农产品资源,创新推出“以书换蔬”“助农共富”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拓宽了本地农产品的销路,还促进了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播。

  截至目前,该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对接多地合作社,销售农产品超100吨;开展东西消费帮扶,金额超500万元;设立社区站点,预计带动村合作社年增收800万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浙江山海公厨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群芳说,公司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组建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团队。目前,入站青年员工达89名,占员工总数的39%。其中,今年新引进青年员工15名,主要从事车间生产、财务行政、品牌运营等工作,为传统农业带来了新气象。

  为了留住这些年轻力量,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提供完善的食宿保障,并积极协助申请“青年扶持计划”等地方人才政策;在职业发展上,提供“黄埔新人培训”体系,配备专业培训设施,联合高校开展专项培训,通过“青年梦想板”引导员工制定成长目标,并定期举办团建和技能竞赛,对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给予奖励。这些扎实举措,增强了青年入乡发展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热土。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青年入乡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5-09-01 永康日报2025-09-0100010;永康日报2025-09-0100009;永康日报2025-09-0100007;永康日报2025-09-0100011;23661849 2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