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以对话启智 用清风润心

——共读《和纪委书记聊聊天》

  以对话启智 用清风润心

  ——共读《和纪委书记聊聊天》

  廉书共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如何让“不想腐”从思想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和纪委书记聊聊天》给出了别出心裁的答案——它跳出传统理论读物的说教模式,以聊天对话的方式,将严肃的纪律规矩转化为“拉家常”式的真诚交流。书中既有对新入职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的贴心提醒,也有对关键岗位人员“警惕‘围猎’陷阱”的重点警示;既谈“八小时内”的履职规范,也聊“八小时外”的家风家教;既讲“纪律红线不可越”的刚性约束,也说“清廉是福、贪腐是祸”的朴素道理。

  这种“聊天体”的设计,绝非刻意的轻松化,而是源于对党员干部真实需求的深刻洞察:相较于生硬的条文灌输,身边人讲身边事、同行者说同行心的交流,更能引发共鸣;相较于遥远的大道理,聚焦“什么时候容易犯错”“哪些细节不能马虎”的具体场景,更能让人对号入座。翻开书页,仿佛坐在纪委会议室里,听纪委书记掏心窝子地讲:“过节收盒月饼看似小事,但背后可能是围猎的开端”“项目审批中多一句‘打招呼’,就可能让公权变成私器”……这些接地气的提醒,让纪律规矩从文件里“走”出来,真正入脑入心。

  廉洁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精神滋养。从书中讲述的100多个身边小故事来看,表面上并没有提到党的纪律,但实质上每个故事都在讲纪律,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纪律要求一条条列出来,汇聚成一张见人见事见细节的负面清单,划出了一条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的行为底线。比如,书中的《也给“两面人”画个像》《腐败问题的“新”与“隐”》等章节段落,传递纪检监察机关已经练就“火眼金睛”,任何自以为是的掩盖和伪装都难逃党组织的“法眼”;《让监督“长出牙齿”》一节展现了监督的刚性约束,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都要严肃查处,决不允许以权势大而破规、以问题小而姑息、以违者众而放任;《斗智更要斗志》一节展现了党坚持永远在路上的坚忍执着,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让读者感受到监督不是远离你我的空中楼阁,而是就在身边的天罗地网,只有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在。

  在书中,从小官巨贪的村支书到“温水煮青蛙”的乡镇干部,从亲清不分的企业家到甘被围猎的技术骨干,案例紧扣“不想腐”的薄弱环节,剖析第一次破纪的心理轨迹,还原小错酿成大祸的演变过程。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没有停留在揭短亮丑,而是通过纪委书记与违纪干部的隔空对话,追问“当初入党时的誓言哪去了?”“面对诱惑时,是否想过家人的期盼?”“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选择?”这些直抵人心的叩问,让案例不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成为一面镜子,照见每个读者内心的风险点。

  从聊天中明纪,于案例前警心,在文化里铸魂——《和纪委书记聊聊天》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本好看的廉政读物,更在于它搭建了一座“思想共鸣桥”,让纪律规矩可感可触,让廉洁文化可学可践。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它是一位“无声的纪委书记”,随时提醒哪些路不能走;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它是一本鲜活的教材,为开展廉政教育提供接地气的范本;对于全社会而言,它是一扇廉洁之窗,让更多人看见清风正气的力量。

  融媒记者 颜元滔 整理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以对话启智 用清风润心 2025-08-14 永康日报2025-08-1400015;永康日报2025-08-1400017;永康日报2025-08-1400016 2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