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融媒·永报姐妹花

文章导航

一杯村咖如何搅动共富活水

记者探访村咖主理人、新业态与乡村活力的双向奔赴

  一杯村咖如何搅动共富活水

  记者探访村咖主理人、新业态与乡村活力的双向奔赴

  城里的咖啡是匆忙生活的续命水,村里的咖啡却成了灵魂放空的栖息地。在我市的青山绿水间,各类“村咖”如春笋般悄然崛起,它们不仅是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打卡点,更是提振农村消费、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风口。“村咖”为什么火爆?是谁在乡村开“村咖”?经营状况如何?一杯小小的咖啡,又为沉寂的乡村注入了怎样的活力?7月30日,记者深入现场展开了调查。

  “晓咖啡”

  “无为小院”

  “如愿咖啡”外景

  三位村咖主理人的创业情怀

  舟山镇方丘村、唐先镇秀岩村……在这些散落的村落里,“村咖”主理人们背景多元,却共享着归乡的情怀与另辟蹊径的勇气。

  舟山镇方丘村的“无为小院”里,主理人徐丽亚的故事带着落叶归根的暖意。2024年,在异国与外乡辗转多年的她,回到生养她的舟山镇方丘村。徐丽亚表示,故乡的宁静磁场拉住了她漂泊的脚步。“因为妈妈一直在村里,城市待腻了,回乡找一找全新的生活方式。”她说。

  徐丽亚与朋友齐乐分享了自己的构想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边工作边生活、以咖啡会友”的全新生活理念,将咖啡与书店空间融为一体,借助村里闲置的老屋群落,打造一个吸引创作者和数字游民的“旅居俱乐部”。

  对徐丽亚而言,“无为小院”更像是逃离都市快节奏的“精神避难所”。每到周末,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咖啡文化的热爱而聚集于此。小院不仅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成为充满人文情怀和创意活力的乡村社群中心。

  距方丘村不远,唐先镇秀岩村的一间小屋飘出的是年轻的梦想味道。1998年出生的王虎,生在云南,长在永康,是名副其实的“新永康人”。城市咖啡馆的历练没有磨平棱角,反而让他嗅到了慢节奏村落孕育的商业新机。2023年9月,他的咖啡馆在一派田园风光中开张。这间以“晓”为名的咖啡馆,不仅承载着王虎对咖啡的热爱,更寄托了他对乡村未来的美好愿景。“乡村对我来说,不仅是土地,更是梦想的起点。”王虎这样定义他的选择。

  与徐丽亚、王虎不同的是,方岩风景区“如愿咖啡”的主理人吴玲珠则成了另一种典型。这位2001年出生的年轻女性,结婚后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出于对咖啡的热爱,当得知景区咖啡馆招标时,她毫不犹豫地抓住了机会。

  “我就想把这里变成爬山人的‘第二个家’,让匆匆的脚步能停一停。”吴玲珠的愿望朴素而真诚。她每天徒步上山开店、亲自背运物料,却乐在其中。她把这份辛劳当作生活的修行。“以前,我爬方岩山累得不行,现在觉得很轻松。”她笑着说。

  在摸索中前行 以特色来破局

  和大多数创业者紧盯“成本”“利润”不同,“村咖”主理人更在意的是生活本身。这种“轻资产、慢生活”的心态,成为不少村咖主理人对抗焦虑的基石。

  徐丽亚更看重打造“以生活为重心”的松弛感,“在乡下生活开支省,物欲可以放低。”“无为小院”先后投入50余万元,目前运营已基本持平。她看重空间的叠加效应:这个由老房改造的院落,既能做咖啡、开读书会,也能承接私房菜、生日会,仅收取场地费的模式降低了消费门槛,让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

  “对我们而言,这并非普通咖啡馆,而是书籍、咖啡与社交生活的共生场所。”徐丽亚强调。

  相较于城市里的品牌咖啡店,村咖面临着较小的房租压力——根据店铺面积不同,年租金主要集中在2万元到4万元之间。王虎表示,较低的租金使开店成本压力变小,同时可以把投入用在更好的食材上。他将当地的葡萄和生姜融入咖啡饮品设计:“我们追求与市里咖啡馆的差异”。同时,他还与“鹅大队”等本地乐园协作策划活动,利用小红书App设置引流打卡点,买家秀享折扣,并组织热闹的乡村二手市集,为游客提供打折消费券。

  “让城市人进来,明白乡下的生活。”王虎的经营目标清晰。“我们咖啡的日均销量在周末的时候能达到100杯,这里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网红打卡点。”王虎补充道,顾客不仅有本地居民,更吸引了许多专程从东阳、义乌等地赶来的游客。

  吴玲珠则在探索另一条路径。依托方岩风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在店内精心布置书法绸带等文化打卡点,推出带有“赫灵方岩”“禅”等拉花咖啡,让每一杯都讲述一段山与咖啡的故事,迅速赢得游客口碑。来自丽水的游客叶先生指着书法绸带说:“爬完山喝杯咖啡拍拍照,确实不错。”

  接下来,吴玲珠计划研发融入“胡公文化”的特色咖啡,向“寺庙咖啡”取经。她说:“‘村咖’不仅是生意,更是让城市人回归自然、感受乡村温暖的窗口。”

  “村咖+”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咖啡馆的运营,没有城市连锁店的标准化模式,却在因地制宜中走出了独特路径。它们以咖啡为支点,撬动闲置资源、融合在地文化、链接城乡需求,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意经”。

  秀岩村“晓咖啡”的热度,带动了村内相关产业的兴起。当地融合精品咖啡文化与乡村文旅,开发“晓”系列业态,将村舍与现代咖啡空间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第三空间”。它与周边的“晓白楼”民宿、“晓厨”餐厅联动,形成“咖啡+民宿+美食”的沉浸式体验。这种“远郊咖啡经济”新模式,不仅拉动了消费,更成为秀岩村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此外,秀岩村毗邻蔬果采摘区,游客可体验葡萄采摘等活动,咖啡与生态农业形成“田园牧歌”式消费闭环,丰富的体验让村咖在社交平台保持热度,为文旅融合创造新机遇。正如王虎所说:“让城市人来村里,明白乡下的生活。”这种双向奔赴,让乡村的生态、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方岩风景区的“如愿咖啡”旺季时客流可观,游客爬山累了在此歇脚,顺便购买当地特产,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的销售。这种“咖啡+旅游+购物”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而村咖运营需要食材采购、房屋修缮、活动协助等配套服务,间接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机会。徐丽亚的“数字游民俱乐部”吸引创作者常驻,“以咖啡会友”让老村成为信息交流的节点;这些变化让乡村不再是“留守者的孤岛”,而是能承载梦想、吸引人才的“新家园”。

  ①

  ②

  ③

  ①②③分别为徐丽亚、王虎、吴玲珠

  在制作咖啡

  ■记者手记

  村咖,不止一杯咖啡

  从返乡的本地人到扎根的“新村民”,这些村咖主理人带着不同人生轨迹,却在乡村找到了创业共鸣:在自然与慢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杯乡村的咖啡,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从改造老屋到带动产业链发展,从大城市到小乡村,村咖的意义早已超越“卖咖啡”本身。如何在村里喝咖啡、如何在村里卖好咖啡,是值得思考的课题。通过打造独特IP,提升咖啡附加值,将咖啡文化与乡村旅游、艺术创作等多元元素融合,创造出不可复制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咖啡香伴随共富的希望,飘向更远的未来。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融媒记者 吕晓婷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融媒·永报姐妹花 00005 一杯村咖如何搅动共富活水 2025-07-31 永康日报2025-07-3100006;永康日报2025-07-3100009;永康日报2025-07-3100007;永康日报2025-07-3100012;永康日报2025-07-3100008;永康日报2025-07-3100010;永康日报2025-07-3100011;永康日报2025-07-3100013;永康日报2025-07-3100015;永康日报2025-07-3100016;永康日报2025-07-3100021;永康日报2025-07-3100023;永康日报2025-07-3100028;永康日报2025-07-3100029;永康日报2025-07-3100014;永康日报2025-07-3100017;永康日报2025-07-3100018;永康日报2025-07-3100019;永康日报2025-07-3100020;永康日报2025-07-3100022;永康日报2025-07-3100024;永康日报2025-07-3100025;永康日报2025-07-3100026;永康日报2025-07-3100027;永康日报2025-07-3100030;永康日报2025-07-3100036;永康日报2025-07-3100031;永康日报2025-07-3100033;永康日报2025-07-3100034;永康日报2025-07-3100035;永康日报2025-07-3100032;永康日报2025-07-3100037 2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