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BA”高人气带来新活力
催热“篮球经济” 激发消费动能
![]() |
![]() |
![]() |
![]() |
![]() |
![]() |
![]() |
“浙BA”高人气带来新活力
催热“篮球经济” 激发消费动能
近期,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金华赛区比赛暨金华市“八婺同心杯”篮球赛落下帷幕,永康队勇夺冠军。这让永康的篮球氛围达到了一个新高潮,从街头球场的人气高涨到篮球装备的热销,再到运动场地的加速建设,这场赛事正以“以赛促动、以赛兴产、以赛惠民”的方式,为区域经济与民生发展注入新动能。
①
②
③
①为市民在市体育中心室外篮球场打篮球
②为消费者在园周村室内球馆打篮球
③为运动品牌店生意火爆
赛场热度外溢
篮球运动融入市民生活
“浙BA”开赛期间,记者走访了市体育中心及部分乡镇露天篮球场发现,从午后至傍晚时段,场地使用率显著提升,拍球声、助威声不绝于耳。
市民潘先生说:“近期‘浙BA’激烈角逐,永康队取得优异成绩,唤起了我们青年时期的篮球记忆,也带动了大家重新投入运动。”野球爱好者徐晟聪说:“永康队队员的拼搏精神常在野球场上被提及,尤其是队员金倍司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相信永康‘00后’球员能顺利接过前辈的接力棒。”
7月24日晚,在市体育中心室外篮球场,4块场地均处于“满员”状态,既有队伍在进行对抗赛,也有市民带孩子练习投篮,场边围满了观众。该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赛事前后人流量变化显著,此前工作日傍晚使用率不足50%,如今已达80%,周末几近饱和,日均打球人数从约80人增至200人以上。
许多市民反映,“浙BA”不仅提供了高水平的竞技观赏,更激发了市民的运动热情,篮球正逐渐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永康市赤菟篮球中心的篮球教练吕鹏翔也证实了这一变化:“‘浙BA’开赛以来,球馆人流量明显增加,市民的篮球热情被充分点燃。以前主要开放晚间时段,现在下午过来运动的市民也大幅增加。”
装备消费升温
“篮球经济”释放市场潜力
赛事热度不仅提升了群众参与度,还有效拉动了篮球周边装备的消费需求。从专业球衣、球鞋到运动配件,消费端热度显著提升,商家与企业也积极推出新品及促销活动,推动“篮球经济”释放新潜力。
在城区某商场运动品牌店,新款球衣、球鞋等篮球相关产品被陈列在醒目区域。该店店长何女士介绍:“‘浙BA’关注度高,不少顾客观赛后,对篮球产品的购买意愿提升,近期客流量有所增长。商场也结合赛事推出了力度较大的‘折上95折’促销活动。”
消费端的升温已传导至生产领域。永康市飞剑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剑公司”)旗下品牌施密特,正重点拓展赛事场景的运动水杯市场,其主推的随风喷雾杯因适配运动场景,深受球员和观众青睐。
“这款产品是我们为‘浙BA’重点打造的,也是永康篮球队的选用装备。它有别于传统运动水壶,具备轻便耐用特性,更能通过喷雾实现快速体外补水和降温,助力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飞剑公司市场部经理李俊介绍,该产品由公司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体运动教育(北京)有限公司科技联合研发设计。
依托永康五金制造优势,该公司正从传统体育用品向“赛事定制+场景适配”方向转型,未来计划与参赛城市合作,推出融合地方文化元素的运动水杯,使其成为宣传赛事与城市文化的“流动名片”。
“以赛促建”提速
场地覆盖与品质双提升
“浙BA”带来的持续热度,也加速了本地篮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以赛促建”的思路正推动运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运动需求。
在江南街道园周村运动中心室内球馆,崭新的场地设施完备,4块球场使用率极高。该场地管理员告诉记者,球馆于去年5月份开业,日均使用时长超8小时,周末更是全天满负荷运转,使用率较周边老旧场地高出约40%。
“这些年,我欣喜地看到了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无论是城区的体育馆、总部中心,还是石柱、派溪、方岩等地,都拥有条件优良的篮球场地,为篮球爱好者提供了打球的好去处。”篮球爱好者吕鸽感慨道。
在石柱镇前锦村下陈自然村,翻新后的露天球场铺设了防滑塑胶地面,并增设了LED照明灯、休息长廊等设施。该村村民介绍,改造后的场地雨天也可以使用,打球人数明显多起来了。
“目前,石柱镇行政村的户外运动场所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一个约1000平方米的新篮球场也在建设中。我们将努力延续赛事带来的热度和热情,通过‘以赛促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运动健身需求。”石柱镇石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应琼玦表示。
近年来,我市将运动场地建设列入市级重点民生项目,持续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通过新建、改建一批运动场所,有效提升了场地覆盖率和专业化水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运动场地布局与配套服务水平,重点回应乡镇中心区、新建社区及老旧场地的改善需求,着力提升市民就近健身的便利性和运动体验。
飞剑公司为永康队定制的随风喷雾杯
融媒记者 胡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