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技能比武 完善工作机制 落实防范措施
我市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铜墙铁壁”
![]() |
![]() |
![]() |
![]() |
![]() |
开展技能比武 完善工作机制 落实防范措施
我市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铜墙铁壁”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市防溺水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溺水办”)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通过开展技能比武、加强镇(街道、区)联动、深化成员单位协同等方式,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溺水安全体系,全力守护辖区平安稳定。
技能比武强本领 实战演练砺尖兵
为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能力,7月15日至16日,市防溺水办举办了2025年“农商银行杯”防溺水应急救援技能比武。
此次比武吸引了来自各镇(街道、区)的应急救援队和公安特警等23支队伍参加,旨在以赛促训、打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救得快”的应急救援队伍。
比武分为应急救护技能比武和水上救援比武两个项目。应急救护技能比武包括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理论测试环节围绕溺水救援原则、心肺复苏规范等展开,检验队员对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环节紧扣实战需求,设置了心肺复苏和救生绳抛投两个项目,检验队员的应急救护能力。在水上救援比武项目中,救援人员要驾驶冲锋舟以S弯绕过障碍物,登上水上平台,再以平跳入水方式游至溺水者身边,将溺水者以拖带方式带回水上平台,穿戴好救生衣、救生头盔后移动到舟艇上,驶回起点。这个项目检验队员的现场应急救援技能和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
经过激烈角逐,经济开发区救援队和巡特警水上救援队伍分别获得应急救护技能比武团队一等奖和水上救援技能比武团体冠军。
“技能比武是提升救援能力的有效手段。”市防溺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赛后将梳理比武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针对性培训,并把优秀救援流程制成教学视频分发至各队伍,推动救援技能标准化。
防溺水应急救援技能比武
部门联动筑防线 网格管理见实效
市防溺水办积极发挥统筹协调功能,指导各镇(街道、区)结合实际,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溺水防控体系。
经济开发区以“一月一主题”为载体,将7月定为“携手网格防溺水”主题月。日前,经济开发区召开防溺水工作部署会,要求网格员联合派出所民警、千喜救援中队开展宣传和巡逻。同时,邀请红十字会讲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升网格员应急救援技能。针对企业密集的特点,经济开发区开展入企宣传40次,发放防溺水资料1.2万余份;在南湖等水域实行“每日两巡”,检查救援设施并劝离违规人员,目前已开展巡逻30余次。
龙山镇创新“三防立体”模式筑牢防溺水防线。“校防”方面,依托暑期托管班和“小候鸟”暑托班,邀请红十字会讲师开展防溺水教学4次,覆盖学生1600余人;“村防”方面,组织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发放防溺水手册3600余份,入户宣传7000余人次,并开展3次村级救援演练;“家防”方面,建立“村干部+教师+民警+志愿者”四方包保责任制,签订家长承诺书2000余份,通过微信群每日推送安全提示。
芝英镇采取“演练+宣传+巡查”机制。日前,芝英镇联合千喜救援队、芝英派出所在西卢水库开展防溺水演练,提升群众的防溺水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以来,芝英镇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网格员、治保会成员及志愿者成立防溺水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村庄、学校及重点水域开展宣传。同时,网格员与治保会成员组成巡查队,每日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对全镇106处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劝离戏水人员及未成年人。截至目前,芝英镇已开展防溺水演练2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覆盖群众9000余人,增设警示牌16块,劝离戏水人员40余人次,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从各镇(街道、区)的实践来看,虽然举措各有侧重,但都紧紧围绕 “网格化管理”这一核心,通过“宣传教育+水域巡查+应急演练”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无论是经济开发区的 “主题月”活动、龙山镇的“三防立体”模式,还是芝英镇的“演练+宣传+巡查”机制、江南街道的“三道防线”,都立足辖区实际精准施策,为全市防溺水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各镇(街道、区)通过网格联动,不仅及时排查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更让防溺水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从源头上降低了溺水事故风险。
芝英镇专职网格员防溺水专项工作业务培训会
龙山镇开展防溺水宣传
成员单位齐发力 协同共治护安全
在市防溺水办的统筹协调下,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强化协同配合,从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维度推进防溺水工作,构建起“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防溺水工作格局。
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平安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主抓防溺水工作。
市公安局以“全链条防控”筑牢安全屏障。在隐患治理上,该局以“4个1”为标准牵头排查重点水域4323处,整改各类问题676个,发动群众1.07万人次参与水域巡查,新增救生圈、救生杆等应急装备1686件;在宣传教育上,创新“1+5+N”防溺水教育模式,深入中小学开展专题宣讲 209场,覆盖师生1.7万人;在技能提升上,举办应急救援技能比武并开展线上直播,既检验了参赛队伍的实战能力,也向群众普及了自救互救知识。
市教育局聚焦青少年群体打造“立体化防护网”。以“多方协同”扩大宣传覆盖面,联合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演练288场,通过家校群推送安全提示370万条,组织教师完成15万户家庭家访,签订安全承诺书16万份;以“隐患清零”夯实校园安全基础,联合相关部门排查校内及周边水域303次,整改涉水隐患146处,新增警示标识415个、应急救援装备295件;以“疏堵结合”提升防护实效,推进“一镇一池”工程,投放可拆装式泳池30余个,为8000余名学生提供公益游泳培训,减免费用超500万元,同时组建1.2万余个学生“联防小组”,通过同伴监督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市社会治理中心以“网格赋能”激活基层防控效能。该中心组织12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制定专项方案,7月围绕“携手网格防溺水”主题,推动形成“专业指导+网格落实”的工作模式。在重点领域管控上,该中心指导1158名网格员对2565处水域开展“节假日、高温天、网红地”专项巡查,整改设施破损、标识缺失等1248处,劝离涉水群众1095人;在应急能力提升上,组织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6个镇(街道、区)的386名网格员通过考核取得急救证书;在实战练兵上,联合市防溺水办举办技能比武,16支“警网融合”队伍通过理论测试和救生绳抛投等实操考核,锤炼了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市委宣传部统筹媒体资源,通过公益广告、专题报道等营造浓厚的防溺水宣传氛围;市财政局将防溺水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障应急装备采购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市水务局、市建设局等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分别做好水利工程隐患排查、城区水域设施维护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共同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防溺水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市防溺水办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技能培训、巡查管控和设施建设,推动防溺水工作常态化、精细化,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融媒记者 童鹏翔
公安部门对社会救援力量开展防溺水业务指导
我市各中小学校将防溺水纳入日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