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里寄情思
凌霄花里寄情思
□徐益丰
日前,我前往朋友处小聚。路上,两排郁郁葱葱的樟树夹道相迎。行至角落,两棵“开花”的樟树蓦然闯入眼帘,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快步凑近细看,只见满树绿叶之间,伸展的花枝上缀着一簇簇橘红色的花朵。远远望去,这些花朵宛如一把把小巧的喇叭在枝头随风轻舞,姿态灵动而绚烂,我不禁为其倾心。然而,心中不禁疑惑:这真的是樟树开的花吗?我掏出手机一扫,才知这花拥有诗意名字叫凌霄花。
凌霄花属于攀援藤本植物,老藤呈褐色,喜欢攀附于其它高大的植物或围墙及栅栏上生长。
静下心来,我细细端详这凌霄花。它粗壮的根干交错盘结,紧紧缠绕;羽状复叶边缘呈卵形锯齿状,精巧别致;漏斗状的花冠造型独特,花瓣凋零后,留下的蒴果也别具韵味。枯朽的树身与碧绿的枝条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独特的画面。树干上的枯枝缠绵缠绕,细小的绿枝则不知疲倦地沿着樟树干向上攀爬,五瓣花冠如小喇叭般昂首向上,仿佛在倾诉着自己的向往与梦想。
凌霄花是一种寻常之花。它没有牡丹的富丽堂皇,没有杜鹃的艳丽娇俏,也没有月季的千娇百媚。它不像梅花般傲雪挺立,不像荷花般高洁端庄,更没有桂花的馥郁芬芳。然而,正是这份平凡普通,让它显得格外真实亲切,宛如生活中那些朴实无华却温暖人心的存在。
关于凌霄花,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从前,在闽西的一个山村,财主董老爷的女儿凌霄,与长工柳明全相爱。然而,董老爷嫌弃柳明全的身份,将凌霄囚禁家中。柳明全遭毒打致死,被埋在村外河边。不久后,柳明全的坟头长出一棵柳树,枝繁叶茂。凌霄得知后,不顾一切冲出家门,撞死在柳树下。刹那间,她化作一株藤蔓,缠绕在柳树上不断攀爬,藤蔓上开出金红色的花朵——这便是凌霄花的由来。这个故事承载着人们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也映照出生活中真挚而热烈的情感。
凌霄花凭借自身气生根,攀附于山石、墙面、树干之上,落地生根,遇土即长。它用无声的行动,展现出顽强不屈的攀岩者风采。宋人杨绘赞道:“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凌霄花就是这般倔强,它宁愿停止生长,也不愿匍匐在地,敢于与太阳争辉,浑身透着一股执拗与血性。
凌霄花的花语是“敬佩声誉”,寄托着慈母之爱。人们常将它与冬青、樱草搭配成花束,献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与爱意。从春秋时期《诗经》记载的“陵苕”(“苕之华,芸其贵矣”),到《唐本草》正式命名,凌霄花历经岁月沉淀,不仅是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更是具有药用价值的珍贵药材。
凌霄花对阳光的热爱近乎执着,若光照不足,虽能存活,枝条却会变得细长脆弱,花朵也稀疏黯淡。每年春末夏初直至晚秋,凌霄花日复一日地绽放凋零,将自己的秀美、淡雅、娇艳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间。
在炎炎夏日,当其他花朵在热浪中渐显萎靡时,凌霄花却傲然挺立,与群芳争艳。它晶莹璀璨,宛如浴火重生的凤凰,热烈地追逐太阳,拥抱生命,恰似向日葵般,永远向着阳光,珍惜每一缕温暖。它不慕名利,只愿将仁爱、博爱、友爱、情爱,在炽热的阳光下尽情绽放,诉说着无尽的深情。
而我喜欢凌霄花的,不仅是如榴花般艳丽的外表,爱它的谦逊质朴,爱它的顽强拼搏,更爱它背后蕴含的美好寓意与动人传说。它就像生活中那些默默耕耘、努力进取的人,虽然平凡,却用自己的方式为生命增添光彩,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与力量。每当看到凌霄花,往昔为梦想奋力拼搏的画面,以及那些给予我鼓励与关爱的人,便会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凌霄花,早已超越了普通花卉的范畴,它是我情感的寄托,是我心中永不凋零的精神寄托,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