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浴服务帮助老人“澡”回尊严
姐妹花记者探访银发浪潮下的温情守护
![]() |
![]() |
![]() |
![]() |
![]() |
助浴服务帮助老人“澡”回尊严
姐妹花记者探访银发浪潮下的温情守护
或许很多人想不到,洗个热水澡这件在普通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一些上了年纪、行动不便,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来说,却是一项略带奢望的需求。随着银发经济兴起,人们对养老服务有了更精细化要求,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洗浴、理发、剪指甲等服务的助浴行业在我市悄然兴起。助浴就是近年来兴起的服务。助浴是怎样的职业?只是简单地洗澡吗?5月19日,记者跟随养老护理员走进老人家中,亲眼见证了这一新兴服务如何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温暖与便利。
助浴并不是简单的洗澡
水汽升腾,温热弥漫。在唐先镇唐先三村,年轻的徐强带着团队准备为70多岁的施新印老人洗澡。记者注意到,与平常人洗澡不同,徐强先为老人测量血压,确保其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才进行洗浴。
随后,徐强等人将老人平稳地转移到床上,并为其披上柔软的浴巾,以防受凉。在洗浴过程中,养老护理员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调节水温,一人轻柔地用洗浴机为老人擦洗身体。徐强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洗浴机,一边对记者说:“我们这款洗浴机支持在床上洗浴,消除了老人因移动带来的风险。”
徐强告诉记者,助浴前,他们会上门做一次评估,检查场地和老人身体是否符合助浴条件,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助浴方案。助浴当天,养老护理员、护士和医生等人携带设备上门,按照事先制定的流程给老年人洗澡。结束后,随行医生还要观察老年人体征,确认安全后才算完成此次助浴服务。
“助浴并不只是洗澡,学问大着呢。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时刻观察老人的情况。”除了基础的洗浴服务,徐强团队还特别注意细节。他们为老人准备了专用的洗发水和沐浴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产品。同时,他们还细心地为老人修剪指甲,清理耳垢,确保老人能够享受到全方位的舒适体验。徐强认为,会洗澡只是助浴最基本的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尊重、爱护老人。
当记者问及助浴费用这个问题时,施新印的侄女施莉彬说,老人因为瘫痪,平时都要靠轮椅走动,日常生活他们都能照顾好,但洗澡确实没办法完成。得知专业团队可以上门助浴,他们赶紧报名。“他们每次上门服务都非常细致,工作态度极为认真。”施莉彬补充道,“现在有了爱心卡,像我叔叔这个年龄段的人,只需刷社保卡便可免费享受助浴服务。”
经验和爱心是必备条件
“阿公,我们今天又来接你去洗澡了。”14时许,在胜利街45号一栋房子内,助浴团队负责人吕青和同事敲响了93岁老人童兴堂的房门。
半个小时以后,童兴堂高兴地换上干净的衣服,把洗浴用品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另外一个袋子装着毛巾,坐上汽车前往康养中心。
在车上,童兴堂的儿媳妇打开了话匣子,和记者聊了起来。没有助浴这项服务前,她就在家里给老人擦身洗澡,基本上是一周洗一次,平时就每天擦身。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十多年。“他个子高,我扶他站起来,需要很大的力气。夏天给他擦身洗澡还算方便,到了冬天,衣服穿得多,一件一件脱比较费时间,加上家里浴室的保暖条件有限,天冷就不敢让他在家里洗。现在,有了这个助浴服务,我真是省了不少力气。”她说。
到了康养中心,吕青和同事忙着给童兴堂量血压评估老人的身体。同事忙着消毒、套上一次性浴槽袋、把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免着凉,他们会将浴室内的空调调至合适的温度。随后,他们开始给老人洗头,再用搓澡巾轻缓搓着身体,避免搓伤老人皮肤。
洗澡结束后,他们为童兴堂擦干身体、换上衣服、修剪指甲,整套流程完成才算结束。
吕青和团队里的养老护理员均持证上岗,包括养老护理员证、护士资格证等,且具备丰富一线养护经验,一些没有养老护理经验的人也会被招聘进入、培训后上岗。吕青认为:“专业经验只是基础条件,一名好的助浴员,更珍贵的是发自内心地尊重、爱护老人,因为,身体照护是一部分,心灵抚慰更重要。”
为老人助浴需更多理解
高龄与失能老年人对助浴服务需求迫切。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攀升至14.74万,占总人口比例的23.6%。然而,由于社会各界对助浴行业的认知尚显不足,该行业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吕青说,许多人并不了解助浴服务,并对这项服务存有误解,认为其不过是给老人简单地洗个澡,缺乏技术含量,且费用过高。然而,实际情况是,助浴服务远不仅是身体清洁,还是对老年人的一种贴心照护和心理慰藉。
“从老年人的角度来看,长期未能洗澡,不仅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更会在心理上造成沉重负担,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和愧疚感,担忧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害怕被嫌弃。他们的困境亟 需被关注和回应。”吕青强调,让老年人享有更有尊严、更体面地生活,正是老年人助浴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
然而,要让助浴服务真正走进社区、走进老年人的家中,惠及更多居家失能老人,还需增进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接纳。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以养老服务“爱心卡”为载体,以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延伸、爱心卡居家上门服务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全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通过“爱心卡”,我市为60周岁以上的失能失智及高龄老年人提供了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六助”服务,每人每月可获得50至500不等的积分补贴。目前,包括助浴点和上门助浴在内的各项服务已覆盖全市范围,其中,共激活“爱心卡”约3万张,共服务了5.6万余人次。
■记者手记
浴室里的养老课题
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这场关于“洗澡”的探访,颠覆了记者对养老服务的认知。
养老护理员们托起的不仅是老人孱弱的身躯,更是一个群体的精神诉求。然而,现实的褶皱依然清晰可见。社会上一些人对“助浴即高价洗澡”的误读,从业者面临的职业认同困境,折射出银发经济浪潮中依然存在的认知误区。
这场沐浴革命给予我们的启示,远比想象深远。当老龄化浪潮席卷而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需要构建起全社会对晚年尊严的共识。
揭秘新职业
为老人洗头洗澡
为老人测量血压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
融媒记者 吕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