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生态种养新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我市探索生态种养新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日前,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镇(街道)农技员、植保网格员、种植业主体开展培训。
东城街道大园童村朱明自然村花解语园艺场的大棚内种植着各类热带水果,石斑鱼在大圆桶内欢快地畅游,利用的正是我市目前大力推广的“鱼菜共生”模式。该模式依托陆基高密度大棚养殖,解决传统水产养殖面临的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通过种植业和水产养殖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种植户开辟增收渠道。
在丰粟家庭农场稻虾生态种养基地,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人员介绍了稻虾轮作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二化螟等病虫害在稻桩的残留量,还能实现水稻增产,有效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采用稻虾轮作模式的单季稻亩产可达600公斤。
培训会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陆基设施大棚圆桶“鱼菜共生”系统中的应用、脆肉鳙鱼养殖技术等内容,向种粮主体介绍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提升粮食生产附加值。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技员要扛起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责任,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种粮大户要把握当前生产形势,探索新型生态种养殖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