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卒年卒月新证考略
陈亮卒年卒月新证考略
□吕理想
陈亮于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年底“狱事再急”,绍熙三年二月出狱;绍熙四年五月高中状元,七月授“承事郎、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宋史》载“未至官,一夕卒”,叶适《陈同甫王道甫墓志铭》云“未至官,病,一夕卒”。人生际遇,风云变幻,晚年的陈亮恰似流星,横空出世,却稍纵即逝。
由于史载语焉不详,陈亮卒年卒月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绍熙五年,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吴师道《敬乡录》、童振福《陈亮年谱》;二是绍熙五年正月,麻建成《霸图消歇,陈亮归去是何年》(《永康日报》2019年7月31日),成立海、陈广寒《陈亮年谱长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三是绍熙五年三月,颜虚心《陈同甫生卒年月考》、周梦江《叶适年谱》;四是绍熙五年四月初八日,《林源陈氏宗谱》、方如金《陈亮事迹著作编年》;五是绍熙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后、七月以前,邓广铭《辛稼轩年谱》;六是绍熙五年三月以后,姜书阁《陈亮龙川词笺注》;七是绍熙五年春夏之间,董平、刘宏章《陈亮评传》;八是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正月,束景南《陈亮生平若干重要问题新考》、卢敦基《人龙文虎:陈亮传》。
笔者赞成陈亮卒于绍熙五年正月,然而陈亮卒年终为推论得出,并非直接证据。结合新发现的《太平吕氏宗谱》有关材料,笔者认为可以得到陈亮卒年的直接证据,现略作补充论证。
一
上海图书馆藏道光辛巳(公元1821年)和民国辛未(公元1931年)《太平吕氏宗谱》中均收录了陈亮《吕夫人夏氏墓志铭》和叶适《吕君墓志铭》(宗谱中名为《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太平吕氏宗谱》于绍熙五年或稍后进行首次编修,倡导者和主修者是吕师愈的次子吕皓(字子阳,又名浩、皜,号云溪),有《云溪稿》传世。吕皓于绍熙五年三月十七日撰写的《本支图序》云:“皓辈当先君无恙时,因循不能奉命而纪录之。今惊惧莫能详省,仰天叩地无所逮及,慨念人生朝露,累累不可保宁。”2024年9月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了梅松著《陈振孙研究:以新发现陈氏九篇佚文为中心》,就是以民国辛未《太平吕氏宗谱》中收录的吕师愈的幼子吕源的女婿——南宋藏书家陈振孙的九篇佚文为研究基础的,并认为“这部家谱不但自宋以来的递修情况非常清晰,而且主修者的文化素养和水平都很高,没有编造、攀附的痕迹,而且佚文中陈振孙的相关信息,与其他史料相互吻合,说明这部家谱是真实可靠的”。
细读文本,《叶适集·吕君墓志铭》云:吕君,讳师愈……君生六十五年,绍熙五年正月十五日卒。庆元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葬赵侯祠西南山。两娶夏氏,皆先君卒。……及吕君葬,同甫之子演(按:《陈亮集·告高曾祖文》《陈亮集·告祖考文》云“男沆、瀹、沃、涣、涵”,“演”疑为“瀹”之误。)屡为请铭,曰:“先人之愿也。”嗟乎!余文虽陋,使同甫在,余得勿从耶?而浩与源以辞接于余……
而《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云:……君生年六十八,绍熙五年正月十五日卒。是年二月廿七日,葬赵侯祠西南山。……
《陈亮集·吕夫人夏氏墓志铭》云:夫人夏氏……以绍熙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五年二月二十七日,葬于赵侯祠南山之原。……前事,约、浩、源扣予门而哭:“盍亦哀吾母而赐之铭,且吾父之志也。”余方叨被误恩……
可见,除吕师愈年龄外,《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与《叶适集·吕君墓志铭》还有一个关键信息差异:吕师愈的“葬日”为“绍熙五年二月二十七日”,而不是“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二月二十七日”,且与《陈亮集·吕夫人夏氏墓志铭》中的后夏氏夫人于同年同月同日下葬,查阅宗谱,两人正是“合葬赵侯祠西南山”。《太平吕氏宗谱》中《吕夫人夏氏墓志铭》云“葬于赵侯祠西南山之原”,与《叶适集·吕君墓志铭》《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中的埋葬地点表述一致,而《陈亮集·吕夫人夏氏墓志铭》则云“葬于赵侯祠南山之原”。可见,宗谱中的记载是更加准确和自洽的。吕师愈去世时,后夏氏夫人尚未安葬,于是一起合葬应该是符合常理的做法。退一步说,按照《叶适集·吕君墓志铭》所云,吕师愈去世两年后再选择与后夏氏夫人下葬的同一天作为“葬日”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因此,叶适《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中的“葬日”应该是可信的。
二
墓志铭的写作时间一般是卒后对方提出作铭的要求到“葬日”之间,所以叶适《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应写于绍熙五年正月十五日至二月二十七日之间,而《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云:“及吕君葬,同父之子演屡为请,曰:‘先人之愿也。’嗟乎!余文虽陋,使同父在,余得弗文辞耶?”《辞源》中“先人”意为“祖先”“亡父”或“前人,意即先民”。结合上下文语境,“使”意为“假如”,此处“先人”应指“亡父”陈亮,否则陈亮至少应该会修书一封而不是“同父之子演屡为请”。可见,叶适撰写该文时,陈亮已经“以命服见先人于地下”了。
而“同甫之子演屡为请铭”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呢?按照卒后请铭的常规操作,吕师愈去世后,与上一年请新科状元陈亮铭后夏氏夫人一样,其子请铭于陈亮是顺理成章的,而且也极有可能是吕师愈本人的意愿。太平与龙窟相邻,太平吕氏与陈亮颇有交往,如吕师愈的长子(前夏氏夫人所出)吕约“学于龙川陈先生”、为陈门“三俊”之一,也是因“酒后戏言”“药人之诬”系狱的主角之一,可谓与陈亮既有师生之谊又有患难之交。但陈亮“虽据高第,忧患困折,精泽内耗,形体外离”“病,一夕卒”(叶适《陈同甫王道甫墓志铭》)而未能完成所请,于是在去世前交代儿子转托请铭于叶适。而这样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太平吕氏特别是吕皓与叶适是颇有交情的,《叶适集》中就有四篇叶适写给吕皓的诗文(《吕子阳辞兰谷家园却就石泉精舍》《送吕子阳自永康携所解老子访余留未久其家报以细民艰食急归发廪赈之》《送吕子阳二绝》《吕子阳老子支离说》)。
综上所述,根据《太平吕氏宗谱》收录的叶适《宋迪功郎二府君墓志铭》,陈亮卒年为绍熙五年,卒日为正月十五日后、二月二十七日前。结合韩淲(韩元吉之子,吕祖谦妻子韩复之弟)《涧泉日记》云“(陈亮)绍熙四年作第一人,今年正月遂死”中卒于正月的证据,笔者认为:陈亮卒于绍熙五年正月十五日后至正月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