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绿肥鲜草平均亩产3243公斤

我市水田绿肥
轻简化示范方项目测产验收合格

  绿肥鲜草平均亩产3243公斤

  我市水田绿肥

  轻简化示范方项目测产验收合格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近日,由省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组成的验收小组,对我市水田绿肥轻简化示范方创建项目进行绿肥鲜草测产验收。

  在象珠镇晓璐家庭农场,验收小组仔细查看示范方内紫云英、光叶苕子、黑麦草3种绿肥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按标准流程随机选取测产样方,通过齐地收割、称重计算。经测产,我市3块示范方绿肥鲜草平均亩产量3243公斤,远超1500公斤/亩,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紫云英是常见的绿肥作物,其根部的根瘤可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植株内,翻压入田后可将氮素释放在土壤中。单一绿肥种植易受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从去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紫云英、光叶苕子、黑麦草混播模式,通过发挥不同作物互补优势,实现土壤养分均衡供应,降低种植风险。

  据悉,这是晓璐家庭农场参与示范方项目的第二年。农场负责人介绍,种植绿肥后,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水稻种植节约生产成本。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环土所研究员王建红介绍,长期依赖化肥易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影响耕地质量与水稻产量。绿肥作为天然缓释肥,既能改良土壤结构,又能通过根瘤固氮提升肥力,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每1000公斤绿肥鲜草可增加50余公斤水稻产量。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一亩地产出1000公斤绿肥,可得到180—190元经济效益。”王建红说,推广绿肥种植是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目前,我市3个水田绿肥轻简化示范方种植面积共300亩,其余绿肥种植面积2000余亩。省农科院在我市试点探索“稻肥”轮作模式,探索耕地质量提升与冬闲田高效利用新路径。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采取第三方采购服务,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绿肥、肥田油菜规模化种植,助力生态效益与农业产值双提升,为农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我市水田绿肥
轻简化示范方项目测产验收合格
2025-04-14 永康日报2025-04-1400010 2 2025年04月14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