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社会·科普

经常便秘的人
试试这两种运动

  经常便秘的人

  试试这两种运动

  上厕所费劲、排完仍有便意、粪便干硬……因为便秘,很多人一上厕所就会戴上痛苦面具。

  近日,《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发布,为便秘患者给出了全方位指导。

  《生命时报》结合最新《共识》并邀请专家解读,教你重新拥有排便自由。

  怎样才算便秘

  临床上,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的问题叫“功能性便秘”。

  据调查,功能性便秘在我国的患病率达到12%,由于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加等,患病率还在逐年上升。

  《共识》指出:当符合下列2个或2个以上情况时,就要考虑为功能性便秘。

  1.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费时。

  2.排便为干球状或硬便。

  3.有排便不尽感。

  4.有肛门直肠梗阻或堵塞感。

  5.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6.排便次数减少,每周自发排便少于3次。

  另外,需要排除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并且上述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

  若到医院做检查确诊为功能性便秘,就需要采取科学、规范的医疗干预,否则可能导致肠道炎症、胃肠功能紊乱甚至癌变等严重后果。

  排便时间和姿势同样重要

  《共识》指出,饮食疗法可作为功能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每天应喝够水、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可增加排便频率、改善粪便性状。

  霍明东说,每日保证摄入1.5-2升液体,喝水是最好的;吃够20-30克膳食纤维,比如适量多吃猕猴桃、西梅、芒果等,能显著改善便秘症状。

  除了吃得对,便秘患者还需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时间:看准睡醒和餐后

  一般来说,结肠活动在刚睡醒和餐后最活跃,晨起的起立反射、进餐后的结肠反射会促进肠道蠕动。

  排便困难者要和身体的生理规律打配合,最好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上厕所,慢慢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

  姿势:蹲着最佳

  一项针对不同排便姿势的对照试验发现,相比坐位排便,采取蹲位时,耻骨直肠肌更放松、排便时的肛直角变大、直肠管腔变直、排便所需的腹部压力减少,更有利于粪便排出。

  《共识》推荐患者上厕所时,最好蹲着上,如果只能坐着,就采取“思考者”姿势——脚下垫小板凳、身体向前倾做托腮状,可帮助肠道推动便便前进。

  两种运动有效辅助排便

  霍明东说,运动就像给消化系统做按摩,有助缓解便秘。《共识》指出,腹部按摩和凯格尔运动可作为功能性便秘的辅助治疗方式。

  腹部按摩

  建议在起床后或餐后1小时,采取平躺或坐姿,用手掌在腹部进行顺时针揉动(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做10-20轮即可,有助刺激肠道蠕动。

  凯格尔运动

  指对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收缩和放松锻炼。

  具体做法是:收缩盆底肌(憋尿时用力的那块肌肉)3秒,放松2-6秒,然后再收缩3秒,如此往复,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做3遍,可促进排便。

  除此之外,规律的有氧运动也可帮助肠道气体排出,改善腹胀、缓解便秘。

  适当步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对活动量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便秘用药一定要规范

  轻中度便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散等,促进肠道蠕动、软化粪便;也可使用促动力药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增加排便次数。

  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益生菌能纠正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动力,增加排便次数、改变粪便性状等,也可以作为治疗便秘的辅助手段。

  大家比较熟悉的开塞露,可以润滑并刺激肠道、软化粪便,使其易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嵌顿者临时缓解问题。

  但不要长期用,否则会增加肛提肌松弛障碍的发生率。操作时也要小心,因其管壁较硬,存在刺伤直肠、引发出血或感染的风险。

  霍明东表示,对于以上治疗无效、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经常便秘的人,试试这两种运动》 作者 欧阳云霜)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科普 00006 经常便秘的人
试试这两种运动
2025-04-10 永康日报2025-04-1000006;永康日报2025-04-1000009;永康日报2025-04-1000010;永康日报2025-04-1000011;永康日报2025-04-1000012;永康日报2025-04-1000013;永康日报2025-04-1000014;永康日报2025-04-1000015;永康日报2025-04-1000016;永康日报2025-04-1000017;永康日报2025-04-1000018 2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