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乡村·遇见

历史的见证者与村民的庇护所

6棵古樟树守护连枝

  历史的见证者与村民的庇护所

  6棵古樟树守护连枝

  花街镇金湖村连枝自然村依偎在大寒山脚下,毗邻龙潭里水库。该村历史悠久,据考证,最早可追溯至北宋之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村内有六棵古老的樟树。其中,一棵樟树的一根树枝分而复合,连枝同本,村庄因此而得名。

  当地村民对这些古樟有着深厚的感情,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也在岁月流转中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和变迁。4月9日,记者探访了连枝自然村,倾听这片土地与古樟树久远的故事。

  香樟古树文化公园一角

  古树“身世”口口相传

  由于年代久远,这六棵古樟究竟是谁种下的,已无人知晓。关于它们的来历,连枝自然村的村民众说纷纭。92岁的村民胡明书告诉记者,老一辈人口口相传,并且现在最广为流传且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这些古樟是祖先们为了防风固沙、庇佑子孙而栽种的。

  连枝自然村地势较为低洼,北面群山环抱,山间的龙潭里水库终年蓄水,给村庄带来了充沛的水源,但也带来了强劲风势的挑战。尤其是在过去,村里的房屋多为瓦房,屋顶的瓦片常常被大风吹落。为了抵御强风,祖先们选择在村里种植樟树,希望这些树木能够在未来成长为坚固的屏障,保护村庄免受风害。

  这些古樟不仅为村庄提供了庇护,也成了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胡明书回忆,他小时候,每当夏天总会和小伙伴们在古樟树下玩耍。大人们则喜欢坐在树荫下乘凉,即便是邻村的老人,也常常特意来到这片古树下,享受古樟带来的清凉。

  摇身一变休闲公园

  如今,在这片古樟树群中,年纪最大的樟树已有820多岁,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片珍贵的自然资源,连枝自然村专门修建了香樟古树文化公园。公园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六棵古樟树中的五棵屹立其中。这些樟树均已被认定为一级保护树木,是村庄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2023年初,该公园被浙江省林业局认定为第一批浙江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公园的过程中,村民们特意保留了古樟树的自然生长状态,没有为了方便施工而破坏地形。金湖村村监委主任胡振加介绍,公园内的地势高低起伏,这种设计并非偶然,而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古樟树。如果强行将公园地面全部铺平,可能会影响古树的根系生长,因此他们在修建公园时采用了阶梯式的设计,使得公园与古樟树群能够和谐共存。

  承载世代情感记忆

  连枝自然村的古樟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情感记忆。对于年长的村民而言,这些樟树是童年时的玩耍场所,是夏日里纳凉的庇护所,是无数次家长里短的见证者。

  如今,连枝自然村的年轻人虽然外出打拼,但每当他们回到家乡,依然会到古樟树下坐一坐,听听长辈讲述往昔岁月,感受这片土地的温暖。“我年纪大了,每当回到村里看到这些古樟,记忆就会变得格外清晰,年少时的那些场景好像又浮现在了眼前。”村民陈康海说,因为这份情感,他甚至把微信昵称改成了“古樟园”,希望这些古樟树能一直陪伴自己。

  近千年的古樟见证了村庄的变迁,承载着历代村民的记忆与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古树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连枝自然村的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古樟树林,而这些苍翠的树木,也在默默地见证着村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连枝自然村的这片古樟树群显得尤为珍贵。无论村庄如何变化,无论时代如何更迭,这片古樟树的故事,将会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延续下去。

  融媒记者 桂荣超

  连枝村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乡村·遇见 00003 6棵古樟树守护连枝 2025-04-10 永康日报2025-04-1000012;永康日报2025-04-1000008;永康日报2025-04-1000007;永康日报2025-04-1000010;永康日报2025-04-1000013;永康日报2025-04-1000015;永康日报2025-04-1000017;永康日报2025-04-1000018;永康日报2025-04-1000019;永康日报2025-04-1000021;永康日报2025-04-1000023;永康日报2025-04-1000024 2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