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笃行服务大局 争先攀高彰显担当
——2024年我市推进组织工作纪事
实干笃行服务大局 争先攀高彰显担当
——2024年我市推进组织工作纪事
时光如炬,镌刻奋斗足迹;征程如虹,激荡赶超强音。
回眸2024年,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金华市委和永康市委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干实绩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加快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和过硬队伍支撑。
凝心铸魂
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提高政治站位,放大视野格局,把严明纪律规矩与打好‘五战双强’组合拳等重大任务结合起来,全身心投入到永康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去年6月,市委书记胡勇春作市委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2024年,我市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五战双强”行动中奋勇争先。
一年来,我们锚定“当先锋、走前列、作示范”主目标,全程全面高质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我市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统筹推进潜心学纪、笃悟知纪、立规明纪、知戒守纪、正风肃纪“五个专项行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4.6万名党员接受了一次凝心铸魂的理论大武装、全面深入的思想大洗礼、修身律己的党性大淬炼、立体严格的品行大锻造、砥砺担当的精神大提振,擦亮了绝对忠诚的政治底色,增强了遵规守纪的内在定力,筑牢了知戒守纪的思想堤坝,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一年来,我们面向“五战双强”主战场,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与发展同频。
我市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港”“廊”“链”建设、“五战双强”行动,开展分层分类培训赋能,举办27个干部教育培训班次,培训3800余人次。高规格举办市管班、新任市管班、“奋进五战双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迭代升级青腾大讲堂举办“青腾成长训练营”,选调100余名优秀年轻中层干部参训,全年开展培训活动14期次。打响“五峰大讲堂”培训品牌,针对不同群体建立5个系列子讲堂,累计举办23场次,培训2800余人次。
一年来,我们聚焦共同富裕主赛道,锻造乡村振兴高素质雁阵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赋能。
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领办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专业化建设省级试点,打好分类别管理、精细化培训、差异化激励、常态化履职检视、规范离任交接等组合拳,全链构建村干部管理机制、提级开展赛马比擂活动、系统推进后备人才储用,先后培树143名“两优一先”“千名好支书”“兴村治社名师”等典型榜样,选育后备力量1063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居金华前列。
实干争先
铁军骁将奋楫赶超
GDP增速时隔8年再次跻身金华前3,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15、提升34位;周塘区块旧城区改建12天完成签约、南溪湾南侧区块25天完成集中整治攻坚、占地1918亩的老长城区块改造全面启动……一年来,广大干部转作风谋作为,积极奏响真抓实干最强音,展现拼争抢创“新状态”。
(下转2版)
(上接1版)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2024年,我市对标落实省委“三看”“三破”“三到”选任干部要求,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真正把在“五战双强”等中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在高质量赶超发展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拓宽视野“选”——
优化源头储备,紧扣全市中心工作需要,加大经济金融等急需专业招录力度,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深化聘任制公务员工作,领办交通治堵、陆港融资、片区规划等重点项目8个,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充分发挥专业效能。召开“青干荟”、年轻干部座谈会,扩源选优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一线锤炼“育”——
开展“三榜练兵·一线赛考”行动,面向全市发布亟待攻坚的年度赛考攻坚项目、课题103个,推动年轻干部一线揭榜、一线攻坚、一线成长。聚焦取得重大创新、重大突破、重大贡献等3大情形18项具体内容,组织开展及时奖励2批次,对3个集体、14名个人给予嘉奖,另有1人获金华市委市政府及时奖励激励。
从严从实“管”——
探索构建领导干部政绩观“五维评价管理”体系,通过“政声研判”“实绩核查”“口碑追溯”“离任交接”“问效纠偏”5项机制12项举措,推动领导干部政绩观评判可视可感可及。开展5轮次政治素质和重点一线专项考察,“一局(镇)一档,一人一册”形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表现分析材料。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对23家单位46名领导干部开展“一把手”离任交接工作。从严做好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开展领导干部兼职清理与审批,加大干部提拔、职级晋升、评先评优联审把关。
择优选拔“用”——
深化“人事共考”机制,评选表扬第一等次单位31家、优秀班子25家、优秀领导干部140名。完善领导干部“人事共考积分”细则,对900余名干部进行追溯式了解研判,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干部92人。开展“两个担当”激励保护行动,探索建立职责边界事项主动作为激励机制。优化考核体系,整合取消9项专项工作考核变综合考核“一张考卷”,三大领域考核指标数量较上年减少55%以上。
此外,我市充分挖掘银色人才资源富矿,畅通作用发挥渠道,引导离退休干部融入“银领助力”争先工程,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打造“关字号”宣讲矩阵,累计开展主题宣讲445场次,辐射群体6.4万余人次,新增入库各类人才160余人,开展系列关爱活动31场。
强基固本
基层组织全面过硬
打造“一品系列”特色服务空间、开办青苗学堂,发行学习币、开展“趣”系列活动……通过探索建立业委会主任轮值、物业承接查验等机制,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工作在丽州一品小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9月,该小区被选为金华市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现场推进会考察点。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2024年,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聚焦聚力“强城”“兴村”“融合”助力缩小“三大差距”。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推进“青雁丰翼”计划,完善导师“1+N”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定期举办治村导师讲坛、难题巡诊等活动,目前已培养各级治村导师23名,开展授课400余场,覆盖村干部2700余人。聚焦共同富裕,深化党建联建,以“百镇共建”行动为契机,打造23个乡镇特色产业集群、37个村企合作共同体、17个“土特产”公共品牌,引进培育乡村CEO16人,落实共建专项资金720万元,5个项目入选金华“十百千万”结对行动重点建设项目。全面铺开“共富工坊”建设,建成“共富工坊”144个,提供就业岗位4800余个,农民人均年增收3.8万元。古山舟山“两山共富”党建联建、“鹅大队”共富工坊获评2024年省级党建联建示范典型案例。
——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深化党建引领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打造“五中心一学堂”集成式综合服务平台,成立永康市三方共治学院,综合运用业权监督“管好人”、业财代理“管好钱”、业标街管“管好事”,分类探索“村改社区、安置社区、商圈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全市住宅小区群众矛盾纠纷同比下降近40%,全市物业服务总体平均满意度提升6%,连续两年举办金华市三方协同共治现场推进会。
——党员队伍提质增效。聚焦教管一体,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纳管率常年99%以上,做到应管尽管。推进模块化教育,加强内容资源“三库”建设,打开优质教学资源下沉共享通道,推进乡镇党校实体化运作。全面压实基层党委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党员违法数量持续下降。
——机关党建出新出彩。以“双建争先”工程为总抓手,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深化党支部建设提升工程,开展党务干部技能比武行动,办好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班,开展学习分享、业务竞赛活动30余次。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广泛组织开展“永立潮头·机关领跑”“支部破难”等活动,机关党组织书记领办破难实事项目193个。开展“红动丽州 党建惠企”助企服务活动,累计收集问题236个,办结232个。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开展“清廉联盟”共建活动11场,不断擦亮“廉润机关·清风同行”品牌。
向新提质
八方英才智汇丽州
去年4月,金华市“揭榜挂帅”智能家居行业共性难题创新挑战赛在我市举行,各路专家英才齐聚永康共谋创新、共解难题、共图发展。现场,10个兑榜项目兑现榜金,10个新揭榜项目进行了签约仪式。
汇智聚力,近悦远来。
站在打造世界五金之都的关键节点,永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2024年,我市坚持以“实诚实干实绩”深化“大人才观”理念,深耕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八方英才竞相奔涌,人才“磁吸力”不断增强。
产业所需,引才所向。我市紧紧围绕“3+2”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优选揽才”行动,梳理形成引才需求清单85条次,申报75人,同比增幅达50%。深化“智汇丽州”引才行动,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12人、博士35人,新增青年大学生1.3万人、技能人才1.4万人。
搭台赋能,人才唱戏。我市按照总体规划“1+4”功能,筹建高层次人才科创园,形成建设方案、管理办法等配套条文。“揭榜挂帅”活动吸引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10家高校院所的人才团队参加路演,3家与我市企业实现揭榜合作,后续对接率达100%。协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深入研究现代五金产业人才竞争力指数。创新打造现代五金产业人才学院、国家级五金知识产权快维中心,“一院两园N基地”科创阵地建设、民营企业家素养提升工程等亮点成效明显,2家人才企业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聚焦“住行游医教养”等关键小事,构建“1+7+N”人才服务体系,压实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管行业就要管人才”职责。启动“智汇丽州”引才办法、人才安居安心工程实施意见修订,编制“两个健康”特派指导员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各领域人才政策支持。连续五年举办民营企业家节,组织“永商会客厅”“小微你好”等活动104场,浙工大永康五金学院获评省级研究生联合培育基地,“东迁西归”育才模式打出品牌,人才服务场景不断扩大、质效不断提升。
步履不停,奋进不止。
2025年,全市组织系统将认真落实全市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六干”作风,事不避难、知责担责,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在加快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奋力在高质量赶超发展中挑大梁走前列的时代征程中劈波斩浪、再立新功!
融媒记者 张赤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