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校园食材备配模式
全链条监控守护校园食安
我市创新校园食材备配模式
全链条监控守护校园食安
本报讯(融媒记者 王玙铮 桂荣超 见习记者 吕漪琳) 3月27日,两辆全冷链食材配送车辆驶入浙江省山海公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海公厨公司”),工作人员对这批生鲜食材进行验收、检测、入库、清洗,有条不紊地开始净菜加工流程。
何为净菜?“净菜是指仅经挑选、修整、清洗、切分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生鲜蔬菜。”山海公厨公司生产部负责人郎建龙说,相较于未处理的毛菜,净菜实现了食材分级挑选、粗洗、精洗、切配、去农残等全流程标准化处理,能有效去除生鲜蔬菜上的污垢与农残、降低交叉(微生物)污染风险,提高食材的品质与安全保障。此外,该模式还可减少30%的人工处理环节,让校园食品烹饪更加快速。
近年来,我市锚定校园食品安全“零风险”目标,聚焦食材供应链长、风险节点多等痛点,创建校园食材阳光配送企业4家。同时,以山海公厨公司为试点样板,在金华市首创净菜配送服务模式,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防控+过程智控”转型。
在山海公厨公司蔬菜分切车间内,记者发现每条生产线都安装了监控,监控视频播放着每条生产线的实时画面。“这是我们要求全市校园食材配送企业在分拣、加工、冷库等关键区域安装的数智化监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除视频监控外,车间内安装的温湿度检测设备也进行了数智化赋能,AI系统会自动抓拍未规范穿戴等行为,并实时推送预警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端,全面监控操作环节,破解了传统监管覆盖不足的难题。
3月28日4时30分,经过真空包装的净菜从山海公厨公司准时送达芝英小学。该校值周老师与两名家长来到食堂,对送达的净菜进行仔细检查。“净菜确实比以前没处理过的蔬菜好,透明的真空包装一眼就能看出菜的好坏,家长们看着也放心。”参与当天净菜检查的教师杨玉微说。
目前,我市已推动校园净菜配送试点覆盖30所中小学校,净菜外包装上均加赋“浙食链”二维码,教师、家长扫码便可知食材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