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班开班
为低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首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班开班
为低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本报讯(融媒记者 王昊) 3月18日上午,我市首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班开班,标志着我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本次培训由市应急管理局指导,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市四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承办,浙江丽州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此次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的复合式教学模式,总课时为56个学时。培训期间,学员们将进行多旋翼以及固定翼无人机操控飞行的理论和实操学习,并进行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其中,理论考核侧重于检验考生对无人机相关法规、飞行基础理论,以及气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操考核要求考生在模拟或实际飞行环境中,展现飞行技巧与安全操控能力。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执照。
“无人机在灾情侦查、三维建模、初期火灾扑救、物资投送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为即将组建的无人机救援中队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有飞机、有人飞、能战斗”的目标。
“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四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期培训结束后,第二期招生工作将立即启动,为低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