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应楚楚:
手执画笔 追光而行
作为一名“90后”本土漫画创作者,一直以来,应楚楚奋力追逐小小的梦想,奔赴理想的生活状态。这一切的动力,源于她对绘画的热爱与坚持。
讲述人:
应楚楚,漫画创作者
借助网络追逐梦想
我从高中开始学画画,大学学的是动漫制作专业,我的梦想也与之挂钩,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画室。但梦想实现的过程并不顺利,好在我一直都没有放弃。
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回永康考察过市场,当时永康开画室的人很少,虽然不确定开办后是否会受欢迎,我还是想要尝试。但我父母并不支持,在他们的观念里,画画是不务正业。
我倔强地选择在家画画,希望借助网络宣传的力量为我还未“成形”的画室吸引受众。那时的媒体传播力并不像如今这么强劲,我的作品沉寂在了小圈子中,没有等来绘画爱好者们的回应。第二年,我在父母的催促下结束了一年多的空窗期,到媒体单位做后期编辑的工作。
每天下班后,我都会给自己布置一份练习作业,大多以画人像为主。偏写实风格的人像画需要注重每一处细节,也更考验绘画者的技术,只要有一点点偏差,整体呈现出来的人物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多练习才不会手生。
后来将人物卡通化、可爱化的Q版漫画开始流行。我发现大众对这种画风的接受度比较高,两三笔简洁平滑的线条勾勒出可爱的形态,鲜艳明亮的色彩让笔下的人物更加鲜活讨喜。画Q版比画写实更快,我画一幅偏成人化的写实风人物画大概需要5-7天,而Q版不需要扣高光、明暗、服饰这些细节,几个小时内就能完成一幅。Q版虽然笔画简单,却很讲究细节,简洁的特点才是吸引目光的关键,这正与我的个人特长十分契合。我将二次创作的社会热点相关Q版画发布在个人自媒体账号,反响都还不错。
想画出永康特色乡村风景
可能是之前在媒体单位工作过的原因,我对社会热点的嗅觉比较敏锐。比如,疫情期间小火出圈的《加油,肉麦饼!》。当时看到那么多医务人员在一线坚守的感人事迹,我也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做点什么,于是就以肉麦饼为主角,融入最熟悉的永康元素,画出了这幅漫画。还有最近票房超145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我就画好了影片中12个人物的Q版头像,并发在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这篇笔记已经获得了1万多的点赞。
开画室的梦想已经实现,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希望通过Q版画二创的形式,为永康的乡村旅游宣传出份力。
这个灵感来自于今年年初在泉州的一个小乡村的旅行。那里虽然是一个简朴宁静的小渔村,却随处可见以簪花、乡村特色风景、美食为主题的Q版漫画宣传图和打卡背景墙,而且还有官方媒体账号发布这些图文。我觉得我们永康也有很多美丽且有特色的乡村、景点和美食,完全可以通过Q版画的形式去宣传。就像今年华溪春潮的吉祥物“麦饱饱”一样,以永康肉麦饼为形象载体,传达永康人民的热情和本土风情。
可别小瞧了地方文创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这不仅是地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一种旅游的记忆点,是游客的情感寄托点之一。而且画出来的文创与相机拍摄呈现的并不一样。照片、视频的画面是最真实的,但总感觉不能完全体现肉眼所见到的魅力。画作虽然是平面的呈现,但其中融入了作者所见所思所想,突出了建筑和风景最具特色、最令人难忘的记忆点。
山水秀丽的园周村就可以和特色美食肉麦饼相结合,在映湖旁设置一处立牌打卡点,立牌上可以是肉麦饼爬小长城、肉麦饼划船。还有象珠老街、芝英镇的打铜铺子、唐先镇的葡萄长廊……我计划每周去一个村庄走走看看,以外地游客的心态寻找最亮眼的特色,将我最爱的永康用画笔细细呈现。
实现梦想也吃上了“饭”
我的漫画在自媒体平台上受到网友的喜爱,这又重新点燃了我开画室的想法。考虑再三,当上班族的第5年我辞职了,并选择奋力朝梦想奔赴而去。
开办画室首先需要一间教室,因为租金、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原因,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店面,只能暂时蹭用我朋友补习班的教室。后来觉得不太方便,我还是从朋友那搬出来,将家中一个小房间专门收拾出来,当作画室使用。
其间,我也没闲下来。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我接单画吉祥物、保温杯印花、公众号宣传条漫,参加全国、省市主题创作比赛等,希望更多人知道我和我的画室。在我多次赚得稿费,证明自己“实现梦想的同时也能‘吃饭’”后,我父母的想法也渐渐改变,并同意将家中的店面给我当作画室使用。
细数下来,我已经教过120多个学生了,有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有忙碌中挤出时间画画的上班族。而我也终于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接稿画画上,周末两天上课,爱好真正融入了生活,自由且充实。
▲ 漫画《加油,肉麦饼!》
◀ 《哪吒之魔童闹海》Q版头像
采访中,记者问到如何才能实现最想要的生活模式时,出乎意料,应楚楚回答的是“感恩”和“坚定”。她对个人未来的规划并不远大,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很清晰下一步应该落脚在何处。从工作5年到裸辞开办画室,应楚楚历经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各种旁人想法、现实因素裹挟的过程,在一波波浪潮中,她一直保持着心中的热爱,坚定做自己。她自己才是永恒闪耀且炽热着照明前路的光。
■记者旁白
口述/应楚楚 整理/融媒记者 王玙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