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合同无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无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作为法律关系确立的重要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并非所有载诸纸面、条文清晰的契约都具备法律效力。本期《法治直通车》,让我们了解一下与合同无效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案例分析

  李某长期在杭州工作,但一直未获得落户资格。于是,他找到中间人林某,希望其帮忙解决落户问题。林某承诺为李某的妻子找一个有杭州户口的人假结婚后再离婚,然后李某可以通过夫妻投靠的方式落户。于是,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李某按“协议”约定向林某支付了10万元。可是事与愿违,户口没办下来。李某便要求林某退还已支付的10万元并赔偿利息损失,双方因此闹上法院。法院认为,李某和林某的这份合同违背了公序良俗,认定合同无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无效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三、合同无效引发的法律后果

  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所谓无效,是指行为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不受法律承认,其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权利义务的内容,不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但是,无效并不等于没有法律后果。所谓法律后果,是指无效合同或可撤销合同的当事人,基于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事实(事件),依法应承担的财产返还义务、损失赔偿责任和其他后果等。

  合同的核心在于其法律效力。一旦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双方不仅无法达成预期的交易目标,还将因合同效力上的缺陷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对于实现交易目的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至关重要。我们在订立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仔细审查合同条款,以保障自身权益并促进交易安全。 通讯员 邵逸蓉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合同无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2025-02-28 永康日报2025-02-2800011;永康日报2025-02-2800012;永康日报2025-02-2800013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